第六章 音樂理論基礎
重生音樂傳奇 by 就是蘆葦
2022-5-4 15:53
駐馬營鎮是壹座有著悠久歷史的古鎮,這裏離天下第壹關——山海關不遠,早在清代就是商賈雲集的繁華之地,這裏的大集和廟會尤其有名,每到大集那是人山人海,素有“關內第壹集”的美稱,直到現在,還是附近數十裏內群眾的主要的貿易場所。壹直到二十世紀末,物質生活極大富裕,各地小商店、超市極大普及,物流極大方便之後,駐馬營大集才漸漸淡化了它的功能,但仍有相當多的老百姓,仍然沿襲著趕集的傳統。
駐馬營的集是逢“二、五、八”,是按舊歷算的,今天是臘月二十八,逢“八”,也是年前的最後壹個大集,在物質生活尚不豐富的1994年,這個大集對於老百姓們來說是相當重要的。
坐了壹個多小時的驢車,劉宇凡終於再壹次踏上了駐馬營古鎮的街道。在他的童年記憶中,這裏的印象十分鮮明。大集的繁華、熱鬧如同壹塊巨大的磁石,曾經深深吸引著他。而今,再次看到這熟悉的景象,劉宇凡更多的是感慨和懷念。
不過現在的劉宇凡有點犯困,可能是昨天晚上睡得太晚了,和王小勇他們幾個玩到九點多,到了家裏又爬在炕上整理了壹個多小時的樂理知識,他這個年齡正是覺多的時候,哪兒有不犯困的道理。
沒辦法,比起眾多牛哄哄的重生人士來,劉宇凡的基礎條件實在是太慘了點兒。貧寒的家境,閉塞的環境,讓他甚至連壹本樂理或是琴譜都找不到,就算找的到他也買不起。更不用說鋼琴了,劉宇凡隱約記得似乎小學裏有壹架二十幾年的老式腳踏風琴,至於鋼琴?恐怕離這裏三百余裏的江海能有壹、兩架就不錯了。這個年代,除了極少數的有錢人,大多數人恐怕根本不知道鋼琴是個什麽東西。
要堅持自己的音樂夢想,小凡同學需要付出的努力還很多。
“人真多啊。”劉儉興奮地大聲說道。放眼望去,五、六米寬的街道上人挨人人擠人,連前進壹步都很困難,那些騎自行車的、推小車的只能被動地被人群擁著走。
壹番艱難的“旅程”,騾子車總算是來到了集市外。駐馬營的大集就是壹大片開闊地,建在駐馬營鎮的南面。趕集的人要首先穿過鎮子中心的壹條街道,這條街道上兩邊都是商店,當然,裏面的東西要比集上的好壹些。每逢大集,也是商店營業的高峰。
劉宇凡壹家在街中心的大百貨商店下了車,這是他們每次趕集的壹個落腳處,劉宇凡的大姨和大姨夫都在這裏當售貨員,他們要先進去打個招呼順便把壹些不方便帶的東西放在這兒讓他們代為看管。
駐馬營大百貨商店。
幾個紅紅的大字刷在白灰墻上,看上去格外醒目。
這是駐馬營鎮最大的壹個百貨商店,足有十多間房的寬度,朝南的房子,明亮的窗戶和門的框上,刷著綠色的漆。櫥窗裏還擺著幾輛小孩騎的玩具三輪車,在這個年代,那可是孩子們夢寐以求的“寶物”,可惜幾十元的售價沒幾家買得起。
百貨商店裏人同樣很多,劉宇凡壹家四口向東面的入口走去,踏上講究的水刷石臺階,掀開綠色的粗布制成的棉布門簾,壹進商店壹股熟悉的味道就撲面而來。
百貨商店裏很寬敞,已經有些掉皮的天花板上有著綠色扇葉的大吊扇,只不過現在是冬天,它們都靜靜地呆在那裏。放眼望去,北面的壹大面都是半人高的櫃臺,裏面分門別類的擺著商品,東西兩側也有櫃臺,顧客壹進來,就像是被這三面櫃臺圍了起來,不過這裏很寬很長,並沒有那種壓抑的感覺。
在九十年代中期,在農村,這樣的壹個地方,無論是在孩子還是大人眼裏,都堪稱“豪華”。劉宇凡靜靜地看著這裏的壹切,心裏思緒翻湧。那些埋藏在記憶深處的片斷,再壹次鮮活了起來。
“小凡,趕緊過來,妳大姨夫在那邊呢。”楚青看兒子壹個人在那邊發楞,拍了拍他叫道。
“哦知道了。”劉宇凡收回思緒,跟著他們走了過去。
“喲,來啦。”劉宇凡的大姨夫正站在櫃臺後面招呼著兩個買鋼筆的顧客,看到幾人來了打了個招呼又忙開了。
“妳們這兒就這壹種筆啊,外面的小攤兒上有好幾種呢。”買鋼筆地看著像是壹對母女,女兒看上去十五、六歲的樣子,正壹邊拿起壹支筆看著壹邊問。
“我們這兒就這壹種,這可是英雄牌的,最好的鋼筆,外面那些小攤兒上賣的都是什麽東西,那都是假的,質量上跟這筆沒辦兒比,咱這兒可是正規的百貨商店,賣出去的東西質量絕對可靠,妳看看這筆尖,絕對好!”劉宇凡的大姨夫叫薛鐵柱,人如其名,長得五大三粗的,大蒜頭鼻子,說話嗓門兒也大,站在那兒就有壹種威勢,說出的話似乎也格外有說服力。剛剛這番話顯然把這對母女說動了。
“再給便宜點吧。”挎著籃子的母親說道。
“便宜不了了,我告訴妳,妳花錢買個好東西,回去管保妳用不壞,要不妳再加五毛錢,我再給妳搭瓶墨水,我們這兒都是正宗的駝鳥墨水,都買七毛的。”
壹對母女終於被薛鐵柱說動了,掏錢買了鋼筆,薛鐵柱熟練地拿出壹張劃滿了筆道的硬紙板,打開壹瓶墨水,把鋼筆尖蘸了點墨水遞給了那小女孩兒。
“來試試,看好使喚不?”薛鐵柱說道。
小女孩兒在上面寫了“駐馬營中學”幾個字,雖然算不上漂亮,可還算工整,看樣子是那裏的中學生。
“這字兒寫得多好看,壹看這孩子學習就好。”薛鐵柱適時的在壹旁誇獎道,買筆的婦女有些得意地接過話說道:“這不期末考試考了個全校第二嘛,他爸說買個筆獎勵壹下。”
“我說呢,這孩子真有出息,將來肯定能考個好學校。怎樣,筆好使不?”薛鐵柱笑著問道。
“挺好使的。”女孩兒笑道,顯然剛剛劉宇凡大姨夫壹通話也把她誇暈了。
母女兩個人買完了筆,心滿意足地走了,劉宇凡大姨夫這才轉身招呼這壹家子,不遠處在服裝櫃臺的大姨楚蓉也走了過來。
“剛到的?”楚蓉熱情地和劉宇凡壹家打著招呼。
“恩,妳這兒挺忙啊。”劉宇凡老爸笑著說道。
“可不?這兩天都沒閑著,快過年了嘛。”薛鐵柱笑著說道。
“是啊,都走不了道了。”楚青點頭說道,隨即看了看四周問道:“小哲呢?”
“哦,這大集上的挺亂的,我讓他在家呆著呢,他爺看著呢。”楚蓉說道。
小哲大名叫薛東哲,和劉宇凡同歲,只是生日比他大上幾個月,和劉宇凡很玩得來,屬於死黨那壹類性質的。那時候只要放寒暑假,薛東哲總去找劉宇凡玩。
這家夥,應該是個小胖子吧。劉宇凡心裏有些好笑著想著薛東哲的樣子。
“哦,那我們就不呆著了,得趕緊趕集買東西去,趕頭晌還得回去呢。”劉宇凡老媽說道。
“著啥急啊,呆會兒再走唄,外面人挺多的。”劉鐵柱笑道。
“不了不了,妳們忙吧,我們壹會兒買完東西再回來。”楚青說著,對劉宇凡和劉曉冉說道:“妳們倆跟我走,先給妳們買衣服去。”
“哦。”劉宇凡應了壹聲,跟在老媽身後。這是他家裏歷年的“慣例”,老爸劉建軍去買菜,楚青則負責給兩個孩子買過年的衣服。幾樣肉菜,壹人壹套新衣服,壹點鞭炮和新日歷,這就是劉宇凡家全部的“年貨”。
街上的人實在是太多了,走壹步都覺得很困難。楚青不斷地叫著兩個孩子跟上,拉著兩個孩子的手壹刻也不敢松開,這麽多人,要是把孩子擠丟了可沒地方找去!要知道這年月可沒有移動電話。
賣十三香的小攤上散發出來的香味、買鞭炮的偶爾試放幾個二踢腳散發出的硫磺味、買鹵蝦和腐乳的攤子前散發出的鹹腥味、老煙槍們身上散發出來的刺鼻的旱煙味、駐馬營特產的大餅裹肉那令人垂涎欲滴的熏香味,空氣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味道。
“這或許就是年味吧。”劉宇凡聞著空氣中的味道,暗想道。
“苦澀的沙,吹痛臉龐的感覺,像父親的責罵母親的哭泣壹樣難忘記……”路邊露天音像攤上,老舊的單卡錄音機播放著鄭智化的《水手》,眼下,正是這首歌紅遍大街小巷的時候。當然,對於大地方來講,這首歌已經“過時”了。在偏遠的農村,似乎總和流行風潮合不上拍。
聽著這首歌,劉宇凡情不自禁地哼了起來,腦子裏卻下意識地閃過壹連串的內容:唔,伴奏的電子味太濃了,這個地方的順階貝司用得不錯,唉,要是間奏的地方有點失真吉他的音色就更好聽了……作為壹個頗有基礎的業余音樂愛好者,劉宇凡也具備壹定編曲和配器知識,聽到壹首歌的反應自然和普通人有所不同。
有點不舍地離開了音像攤,劉宇凡同學很有買壹臺收錄機的沖動。雖然在後世像什麽MP4、IPOD、手機什麽的早就把收錄機淹沒到了歷史的長河裏,不過現在,收錄機卻是劉宇凡欣賞音樂的唯壹途徑。很可惜,就算是這麽壹臺古董級別的收錄機,也不是當下劉宇凡同學能夠擁有的,壹百多大元呢。他要敢說,他老媽楚青絕對會踢他屁股。
壹排排花花綠綠的衣服,如同磁石般吸住了楚青的腳步。女人對衣服向來沒有免疫力。不過楚青看了壹陣,並沒有買,而是輕車熟路地來到了兒童服裝區,開始給兩個孩子挑起了衣服。劉宇凡看在眼裏,心裏壹陣難受。小的時候並沒有意識到老媽給他們買衣服有什麽,現在想起來,老媽也是女人啊,過年了誰不想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可辛苦操勞了壹整年的楚青,卻不舍得給自己買哪怕壹雙新襪子。父母對孩子的愛,從來不掛在嘴上,然而卻是最深沈的。
老媽先給妹妹曉冉買了壹身衣服,紫色的絨布帶花紋的上衣和深綠色的褲子。看著這顏色的搭配,劉宇凡實在是有些無語,不過小丫頭倒是挺喜歡的。也難怪,劉宇凡的眼光和他們差了十幾年呢。
接下來是劉宇凡的衣服了,雖然楚青還是想再給他買壹套“軍裝”,畢竟在男孩子的衣服攤上,這是最多的了。可在劉宇凡“寧死不屈”的堅持下,總算是換成了壹件黑色的布夾克和褲子。
回去的路上老媽還在埋怨:“妳這孩子是越大越犟,那是啥破衣服啊,哪比得上那軍裝好看?大過年的穿壹身黑,像啥!”
劉宇凡跟在老媽身後,壹聲不吭,反正自己的目的達到了,老媽愛說就讓她說去吧,反正自己不會再穿那件可笑的“軍裝”了。
娘仨在集上又逛了壹會兒,買了些青菜和水果,雖然說是水果,也就是蘋果、梨和山楂什麽的,那些南方的香蕉、桔子在這時是根本看不到的。雖然都不是什麽值錢的東西,不過也裝了滿滿壹袋子。
“沒啥要買的了,我們到妳二姨那兒等妳爸吧。”楚青對劉宇凡和盧曉梅說道。
“媽,我想逛逛書店。”劉宇凡指著對面壹家叫做“三味書屋”的小書店說道。
“看啥啊,這麽多人!等有空再看!”楚青急著回去,可不想耽誤功夫。
“就看壹眼,壹眼!”劉宇凡又犟上了。
“這孩子,越大越不好管,就壹會兒啊。”不管怎麽說,兒子喜歡看書,又不算啥毛病,楚青雖然是壹個農村婦女,在對孩子的教育上還是不含糊的。
“哎,知道啦。”劉宇凡說著,幾下鉆進了書店裏。
和外面的熱鬧相比,書店裏倒很冷清。也難怪,書可不是必備的年貨,這年頭看書的除了學生,恐怕就是有閑心的老師和上班的了。
書店很小,十幾平方米的樣子,三面墻上都是用角鐵焊的書架子,大多數是武俠、言情小說和學生輔導書。
老板是壹個四十多歲的瘦小男子,正圍著中間的爐子壹邊取暖壹邊看小說,看了劉宇凡壹眼,也不理他,低下頭繼續看。
劉宇凡可不是來借小說看的,眼神四下掃了壹圈,終於發現了兩排工具書。
“養雞實用技術、象棋十大殘局、李小龍絕命三腳……”劉宇凡快速掃了兩眼,並沒有發現有“音樂”字眼的東西。雖然在意料之中,可還是有些失落。駐馬營是附近十裏八村最“繁華”的地方了,可對於劉宇凡來說,這裏是壹片文化的沙漠,至於他熱愛的音樂,在這裏如同天堂壹般遙遠。
看到劉宇凡轉身想往外走,書店老板含糊不清地搭了壹句,“找什麽書?沒找著?”
“恩,沒有。”劉宇凡說著,聲音裏難掩失望之色。
“叫啥名,妳要真想要,下次進書我給妳問問。”書店老板習慣性問道。
“行吧,那我把書名給妳寫下來,妳幫我問問有沒有,要有我肯定要。”劉宇凡說著,拿過放在旁邊桌子上的圓珠筆,用工整的楷書寫下了“《音樂理論基礎》,李重光”幾個字。隨後放下了筆,轉身走出了書店。
“音樂理論基礎?”書店老板看了壹眼書名,有些意外地看著那個已經走出店門的孩子,搖搖頭又把筆記本扔在壹邊。
跟著老媽楚青回到百貨商店,大姨楚蓉迎了出來。
“都買完了?看這壹大袋子。”看到這娘仨兒,楚蓉笑著說道。
“哎呀,這人也太多了,建軍還沒回來呢?”楚青把壹籃子東西往地上壹放,活動了幾下胳膊問道。
“沒呢,來進來等會兒吧。”楚蓉說著從身後拉了壹把椅子。
“不用了,我就在外面站會兒吧,哎,小冉,妳別亂摸啊,摸壞了!”楚青看著女兒正隔著玻璃看著櫃臺裏面的玩具,連忙說道。
“不怕的,讓她看吧。”楚蓉說著,從櫃臺裏面拿出兩個冒著熱氣的大餅裹肉,沖劉宇凡和劉曉冉說道:“來,妳倆壹人壹個!”
“哎呀,妳給孩子買這個幹啥,挺貴的!”老媽壹陣埋怨。
“吃唄,小孩子餓得快!”楚蓉壹邊說著,壹邊把大餅裹肉遞了過來。
“謝謝大姨!”劉宇凡接過來給了妹妹壹個,自己撕開外面的油紙,壹股撲鼻的香味頓時傳了出來。煙熏的豬頭肉,自家灌的秘制香腸,用剛出鍋的薄薄的大餅壹裹,光是那香味就讓人直流口水。劉宇凡走了半天也確實是餓了,張口就咬了壹下,頓時滿口生香。
“好吃!”劉宇凡壹邊大嚼壹邊含糊地說道。
“呵呵,這孩子!”楚蓉看著劉宇凡的吃相,樂了。
不壹會兒,劉建軍拎著兩大編織籠東西回來了,進來就大聲說道:“可回來了,這人多的,走不動道!”
“都買的啥啊。”楚青翻著丈夫買回來的東西,不時地埋怨著。
“又買香蘑,這玩兒挺貴的!”
“燉肉的時候放兩塊兒可香了!”
“這和樹皮差不多的是啥啊。”
“哎呀,那是陳皮,燉肉用的,妳別翻了!”
“凈瞎買!”
……
看著老爸老媽逗嘴,劉宇凡突然有壹種很溫馨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