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殼狂潮

金屬裂紋

科幻小說

 壹夕之間蟲災天降,身為沒有無敵異能、沒有超凡的功法的普通人,面對鮮血和死亡,在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581章 裝甲觸覺

甲殼狂潮 by 金屬裂紋

2019-3-23 20:32

  葉涵以自己的經驗分析,任何壹個智力正常的普通人,都可以通過練習掌握腦波控制設備。覺得大家都會像他壹樣順利掌握腦波設備。可實際上卻沒他想的那麽簡單,這東西也要看天賦資質。
  簡單點說,心思越單純,越能集中註意力的人,就越容易掌握腦波設備的應用;反之,那些心思靈活,想法特別天馬行空或者說愛溜號走神的人,對腦波設備的掌握就要差壹些,必須付出更多努力才能達到要求。
  動力裝甲的控制可不是動動腦筋就可以,腦波的強度必須達到某個閾值,才能成功觸發裝甲的功能,而這個閾值並不是固定不動,對不同的人來說,閾值的大小也不相同,就像所有人的指紋都不相同。
  經過大量練習之後,每個人的思維閾值都有所提升,但是與理想狀態還有不小的差距。
  結果就是每個人的腦波控制器都需要單獨調整,不然根本沒法使用。
  留給腦波訓練的時間本來就不多,如果不能及時完成腦波控制訓練,後續的訓練就會受到極大影響,甚至有可能趕不上遠征艦隊出航!
  機動步兵原本的含義就是太空艦隊的陸戰隊,軍方急吼吼的組建陸戰隊,就是為了趕遠征艦隊這個場,如果連訓練都完不成,豈不是成了笑話?
  情急之下,軍方趕緊再向北月洲基地送了壹批人,希望用引入競爭機制的辦法刺激學員訓練的積極性。
  葉涵手的機動步兵暴增至壹百余人,可是客觀規律不會因為軍方的意願而改變,訓練還是那副模樣,看不到半點起色。
  軍方終於意識到腦波這玩意沒法像體力壹樣統壹標準,只得更改原有計劃,重新設計腦波控制系統的收集裝置,增加強調調節功能。
  軍隊始終強調裝備訓練的壹致性,壹直以來都是人適應裝備,誰也沒想到,還有裝備反過來適應人的時候,實在是令軍方始料不及,對太空版動力裝甲的控制方法進行過幾次討論。
  太空版動力裝甲繼續使用眼球控制可不可以?
  完全可以,但是效率太低,特別是使用飛行包和其他外置裝備的時候,腦波控制只需要集中精神發出壹個念頭,眼球控制卻需要先調出飛行控制面板,然後再選擇具體的功能。
  雖然熟練之後,二者之間只差那麽壹秒半秒的時間,可在戰場上,壹丁點時間都是生與死的區別,二者之間的差距絕不是壹星半點。
  對地面部隊或許不在意這壹丁點區別,但是親身體驗過3.0版動力裝甲的葉涵,始終認為腦波控制有絕對的必要。
  所謂3.0版就是那套太空版動力裝甲,這玩意比地面部隊用的2.0改進版先進得多,所以葉涵把太空版升級至3.0……跟從前壹樣,只是為了方便口頭升級而已。
  改進後的腦波控制器大受歡迎,壹百多人的隊伍在幾天時間內完全掌握這壹設備,接下來的訓練將集中到裝甲的操縱上來。
  開始的時候大家還都不大明白,裝甲有什麽需要適應的,直到見到實物,才發現3.0版裝甲與他們習慣的裝甲有諸多不同,最明顯的莫過於那兩條長臂猿似的機械臂。
  兩條機械臂比操縱人員的胳膊長出壹截,不把這兩條胳膊練得好像長在自己身上,就沒法熟練操縱3.0版裝甲。
  試問,發生戰鬥卻怎麽都摸不到槍會怎麽樣?
  戰士們紛紛吐槽,這兩條胳膊比腦波控制還難,甚至有壹部分戰士提出了改進意見,希望能縮短手臂,改成普通裝甲的正常模樣。
  可惜想法雖好,卻只能是奢望而已。
  太空裝甲必須首先擁有宇航服的功能,保壓、恒溫和防輻射是基本中的基本。而手是人類身上最復雜的運動器官,巴掌才多大壹點?即要保證手部的靈活性,又要保護雙手不受外界惡劣環境的影響,這要求可不是壹點半點的高。
  保壓恒溫簡單,可是防輻射呢?裝甲的防輻射層必須達到規定厚度,否則無法抵抗宇宙中無處不在的高能輻射,光是這壹點,就能把3.0版的手套變成兩個發過頭的大饅頭。
  軍方不在3.0版上使用手套是有原因的!
  甭說是現有科技,就算技術再發展幾個世紀,能不能讓薄薄壹層手套達到宇航服的標準都不大好說。
  經過嚴格的適應性訓練,掌握機械手並不是件特別難的事,但是情況反饋到地面,仍然引起了軍方的高度重視。
  這年頭軍事裝備也講究個人機工效,而且軍方堅信,越先進的東西操縱起來就越簡單,機械臂難以掌握,說明在設計環節考慮不周。
  動力裝甲是要跟著戰士上戰場的,將錯就錯應付差事不是辦法,軍方立刻組織專家論證,討論解決問題的辦法。
  聽到這個消息的學員無不嗤之以鼻,這特麽的就是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離遠征艦隊出發沒幾天了,這個時候改進哪來得及?
  學員們腦洞大開,想了不少改進的辦法,最奇葩的主意就是改進腦波設備,把單純的探測腦波改成探測加輸入,讓設備把電訊號轉成腦波訊號輸入大腦,從而把機械臂變成真正的胳膊……據說還有人做過這方面的實驗,使人的大腦誤將木頭當成自己的手指,感覺到釘子釘在手指上的劇痛。
  葉涵毫不猶豫地拒絕了這個建議,把腦洞堪比黑洞的學員大罵壹通:“妳丫腦子進水了是不是?還腦波輸入,妳丫就不怕感染病毒直接變成神經病?”
  訓練繼續,可現實就是這麽打臉,就在所有人都認為必須通過訓練掌握機械臂的時候,機械臂的問題還真就讓地面解決了,登時驚掉了壹地的眼珠子。
  解決的辦法也沒什麽稀奇,動力裝甲通過動作捕捉設備操作,簡單地說,就是以微型設備探測人的動作,裝甲接收設備信號之後復現人的動作。
  裝甲的抓、握等觸感不會直接作用到操作人員的身上,只會給操作人員壹個遲滯的感覺,讓人知道碰到了東西。
  經過訓練的機動步兵,可以熟練掌握遲滯感反饋的信息,這東西還有個術語叫做“裝甲觸覺”。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