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貴嶼(壹)
納米崛起 by 嶺南仨人
2021-11-8 21:51
距離張戎機來潮汕地區的鮀城,已經過去了十個月左右,經過他的雷厲風行,該地區初步有了不少的變化。
其中最大的變化,就是貴嶼鎮的整體改造計劃,目前當地家庭已經被逐步分流到周邊城鎮,進入全面的環境改造中。
貴嶼鎮的21個村,有8個已經被改造完成,藍色時代的土壤凈化車、水體凈化車,在當地不斷作業。
大量被重金屬、塑料微粒、化學試劑汙染的土壤、河泥,被挖掘機挖掘起來,送入過篩車後,最後進入土壤凈化車中,將土壤中的汙染物分離出來。
為了徹底改造這邊的環境,挖掘機挖掘得非常深,平均都是向下挖掘兩三米深度。
陳家村。
不少村民都在議論紛紛。
抽著旱煙的老頭,有節奏的壹口壹口吞雲吐霧著,他坐在壹旁的大位上,在祠堂的陽井,擺著幾張大木桌。
不少陳家村陳氏大房的子弟,正小聲的討論著。
“大哥,老七進去了,該怎麽辦?”
抽旱煙的老頭吐了壹口煙,嘆了壹口氣:“咎由自取,怪得了誰。”
“可終究是自家人,不如找二伯……”另壹個中年人勸說道。
老頭生氣得直接拍桌子,那白胡子直抖著:“半年前我叫他收手,他為什麽不聽我的?現在出事了,就在哪裏哭爹喊娘,當年他賺錢的時候,怎麽不分大家壹份?”
“大哥!老七不也照顧大家的工作,不然這房子和車子哪裏來?”
“放屁!妳還好意思說,如果不是他們幹這種斷子絕孫的事情,老三和老五會這麽早就走了?”怒發沖冠的老頭,抓起煙桿就要砸過去。
壹旁眼疾手快的幾個年輕人,急忙拉住老頭,又將中年人推到壹旁去。
村子中,雖然氏族的勢力根深蒂固,但是內部卻不是鐵板壹塊的,有人貪得無厭,自然有人老實巴交。
被拉開後,中年人那三角眼,露出陰狠的目光:“大哥,妳不就怨老七當年沒有照顧妳,反正我會去找二伯,另外征地的事情門都沒有,我不會簽字的。”
“陳大德,妳就死鴨子嘴硬下去,別以為自己那壹點地,人家真的看上了。”老頭大聲咆哮著。
“哼!妳願意賣了祖宗的地,是妳的事情,我們走著瞧!”說完,三角眼陳大德帶著他那壹邊的六七人,直接離開祠堂。
看著漸行漸遠的陳大德等人,老頭嘆了壹口氣,坐了下來。
而剩下的大房子弟,不知道如何是好。
其中壹個清瘦的中年人,咳嗽了壹會,臉色有些病態的潮紅:“大哥,我這身體不行了,以後小國他們,就勞煩妳多照顧壹下……咳咳!”
老頭眼眶微微泛紅:“老六呀!妳當年就是不聽哥的話,哪怕是去鵬城當乞丐,都好過幹這斷子絕孫的勾當。”
在場不少人,都不由的悲從心來。
幹電子垃圾回收這壹行,特別是家庭小作坊式的回收,重金屬、有毒氣體、有害化學試劑、汞蒸汽之類,在日積月累下,對身體的傷害是不可逆轉的。
很多人都因此得了癌癥、白血病、神經性損傷、器官病變。
而且生活在這種環境下,對於胎兒的發育,同樣會造成嚴重的影響,容易出現流產、畸形兒、智力殘障之類,對壹個家庭而言,這幾乎是毀滅性的打擊。
祠堂內,眾人悲切過後,老頭再次點燃了旱煙,吸了壹口後:“這壹次征地,大家要抓住機會,特別是年輕人,都給我搬到新貴嶼去。”
“大伯,真的簽字?”壹個年輕人似乎心有不甘。
老頭直接給年輕人壹個暴栗:“鼠目寸光,妳去看看隔壁村,那些不同意征地,藍色時代強迫他們了沒有?”
幾個年輕人壹想,還真的沒有。
被改造完成的村鎮,主要集中在貴嶼鎮北部的八個村子,藍色時代旗下的房地產公司,壹邊治理當地汙染,壹邊建設商品房,目前已經安置了3647戶,合計2.4734萬人。
而陳家村,就是第二批安置的村子。
目前貴嶼鎮的電子垃圾回收工廠、家庭小作坊,基本全部被取締幹凈,而占據貴嶼鎮三分之壹面積的北部,基本治理好了農田土壤問題,當地村民陸續恢復了耕種。
而沒有改造完成的農田,都是接下來都將進行強制改造,沒有改造完成之前,不允許耕種。
為了這件事,張戎機批了暫時補貼計劃,每畝地每個月補貼了500元。
而另壹邊,藍色時代在當地的征地,主要集中在貴嶼鎮南部的七個村子,目的就是為了建造回收工廠。
陳家村就在征地範圍之內,但是不少小回收工廠被取締的村民,非常仇視藍色時代,並不打算接受征地合同。
對於這些頑固分子,藍色時代也沒有勉強,直接忽略這幫人,然後和配合的村民簽合同。
而陳家村祠堂的那壹幕,在各村內部都在發生著,有人冥頑不化,有人隨波逐流。
在老頭的勸說下,陳家村大房的四分之三的成員,都選擇了簽合同。
第二天,安保小隊護送下,藍色時代的房地產公司員工,來到陳家村的村委會門口,擺下了帳篷和廣播音響。
遠處的陳大德等人,用仇視的目光,盯著藍色時代的員工,只是這些從汕美過來的員工,並沒有怕對方。
老村長怕陳大德等人亂來,帶著幾個老人,走了過去。
“大德,人家沒有逼妳簽合同,妳別惹事情,想想妳家老七是怎麽進去的。”老村長苦口婆心的勸說著。
雙手抱胸的陳大德,冷哼壹聲:“反正他們別動我的田,不然老子豁出去,也就是壹條命。”
不遠處,陳大德的大哥壹家子,帶著土地證、宅基地證和土地承包合同,來到了藍色時代的辦理帳篷這邊。
“阿叔,妳家宅基地三處,壹共是144平方,其中壹處是壹層瓦房,壹處是兩層小平房,壹處沒有建設的,是吧!”工作人員拿著證件復印件問道。
老頭陳大海點了點頭:“就是這樣。”
工作人員根據計算,給了206平方的標準,然後其他農田、承包地之類,加上果樹青苗,壹共是補償24.3萬。
“206平方,我建議妳們選擇兩套,壹套90平,壹套110平,剩下的6平折成現金。”
聽到工作人員的建議,陳大海撓了撓頭:“90平會不會太小了?”
工作人員笑了起來:“阿叔,我們公司不搞虛的,房子是不算公攤面積的,90平至少相當於外面的105平。”
聽到這裏,陳大海轉過頭和兒子討論壹番,最後點了點頭。
藍色時代的人,並沒有馬上簽署合同,而是去核查好土地房屋、果樹青苗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