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人

嶺南仨人

科幻小說

106337號平行時空。
太陽系,第三行星——藍星。
公元2017年,3月19日。<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四百二十章 壞消息與好消息

智人 by 嶺南仨人

2023-9-11 22:17

  翁學海等人在員工酒店休息了壹晚上。
  第二天壹大早,壹行人就來到戈壁城的地質所裏面。
  這個地質所是負責上蘇伊士分公司所在地的地質勘探工作的,研究設備比較齊全。
  布朗和翁學海等人也沒有拖泥帶水,很快就展開了科研工作。
  忙碌著給磁場數據解析系統更新換代的布朗,敲下確認鍵後,系統完成了更新:“解析系統更新好了,可以開始分析數據。”
  “嗯!”翁學海點了點頭,他開始導入上蘇伊士地區近200天以來的磁場數據。
  隨著數據導入,壹側的全息投影設備上方,壹個蘇伊士地區的微縮全息地質構造模型浮現出來。
  突然翁學海眼睛壹凝,看向蘇伊士與努米底亞交界處的南側。
  “這是……熱點遺跡留下的造山區……”他看了看地圖的位置,發現這個位置是在大吉勒夫高原上。
  “有發現嗎?”
  “有壹個熱點遺跡,應該是查德北部的那個熱點火山,在上古時期留下來的遺跡。”
  布朗也走過來,仔細觀察著全息模型,他看來壹會,又拿起平板電腦,翻了非洲的五個克拉通和各條斷裂帶。
  “妳也發現問題了。”翁學海問道。
  布朗表情有些凝重起來:“非洲超級地幔柱的活躍度提升了。”他轉過頭吩咐道:“英木,麻煩調出磁場衛星的對非洲地區的歷史監測數據,然後導入解析系統之中。”
  春田英木回道:“OK。”
  不壹會,隨著非洲地區的歷史磁場數據被導入。
  雖然沒有地面磁場雷達那樣精細,但大體還是可以解析出壹些情況的。
  而看完解析結果,布朗臉色更加凝重了:
  “查德北部的熱點火山活躍度在7個月內,提升了2.4%,而且下方的巖漿房向北侵入了大約0.3公裏左右。”
  “妳怎麽看?”翁學海不太研究火山和地幔柱之類。
  壹旁的春田英木就是研究火山和地幔柱的,他有些擔憂地解釋道:
  “這種入侵極有可能是因為北部地區的地殼出現變化,導致質量壓力減少,從而讓查德的那個巖漿房將高壓巖漿推過去。”
  “查德北部?”翁學海看向地圖,發現查德北部就是努米底亞南部,也是努米底亞大人工河計劃的抽水區域。
  春田英木繼續說道:“打個比喻,現在的情況,就如同壹個充滿高壓氣體的輪胎,輪胎表層有壹部分橡膠變薄了,這會導致鼓包,甚至直接爆胎。”
  眾人頓時反應過來,臉色壹下子煞白。
  特別是壹想到下方的超級地幔柱突然噴發,那畫面簡直是毀天滅地。
  在地球的地質歷史上,就發生過大規模的地幔柱噴發,例如西伯利亞暗色巖事件。
  比起相對穩定的南太平洋超級地幔柱,非洲超級地幔柱並不穩定。
  而努比亞含水層壹旦在短時間內大量開發,必然會導致該地區的地層壓力突然降低,那隱藏在地下的地幔柱高壓巖漿,極有可能會沿著熱點火山的巖漿房向周邊入侵,引發大規模的地質活動。
  要知道開采地下水,和開采石油有些不壹樣。
  開采石油的油田中,除了少數高壓自噴井之外,其他石油井都需要註入淡水,擡高石油的地下液面位置。
  而且石油開采量肯定達不到壹年幾百億立方米的程度。
  然而努米底亞、蘇伊士等地,每年開采的努比亞含水層淡水卻有幾百億立方米。
  如果是其他地區,超量開采地下水,最多就是造成地面沈降,嚴重點也就誘發地震。
  但是非洲地區不壹樣,非洲下方是全球兩大超級地幔柱之壹,還是壹個不太穩定的超級地幔柱。
  萬壹引發地幔柱巖漿大噴發,那後果將不堪設想。
  布朗輸入了壹個數據,以今年480億立方米的地下水開采量,並加上每年5%左右的增長率,開始模擬努比亞含水層的質量損失規模,和其內部壓力的下降速度。
  超算模擬了十幾分鐘,最後得出壹個結論,那就是大約37~52年後,非洲北部將爆發壹次大規模的巖漿噴發。
  其噴發的規模,大概可以達到三分之壹個黃石火山的程度。
  如果努比亞含水層的地下水開采規模,以每年10%、20%的增長率計算,那火山爆發時間可能會更快。
  翁學海苦笑起來:“人類果然比較擅長毀滅自己。”
  “無論如何必須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布朗嚴肅地說道。
  眾人討論了壹會,決定聯名匯報這件事,讓公司總部盡快想辦法進入努米底亞,最好可以在努米底亞建立壹個全權分公司,從而減少當地的地下水開采規模。
  寫了緊急報告之後,他們倒是沒有太過於擔憂,畢竟就算是真出現超級地幔柱噴發,仍然沒有辦法滅絕智人公司,更何況這需要幾十年的累積。
  他們又繼續研究蘇伊士和周邊地區的地層磁場數據。
  特別是剛才翁學海在大吉勒夫高原發現的熱點火山遺跡,成為了研究的重點。
  這種火山遺跡往往有不少稀有金屬、貴金屬礦物存在。
  通過對於該地區的地層磁場仔細分析,翁學海確實發現了不少隱藏在地下深處的礦脈。
  雖然這只是壹個推測,還需要進壹步的實地勘查,但翁學海對於這些礦脈,還是很有把握的。
  大吉勒夫高原的地下礦脈都是入侵型巖漿巖礦脈,以鋁、鐵、銅、金和稀土為主,還有夾雜著壹些硫和砷礦物。
  不過考慮到蘇伊士周邊地區靠近非洲超級地幔柱,他在開采意見上,比較傾向於保守的儲備方案。
  另外地質部也在組織人手,對全球各地的磁場數據繼續分析,希望可以找到了壹些適合開采,又儲量比較高的貴金屬和稀有金屬礦脈。
  畢竟隨著電熱材料和低溫超導體的應用,智人對於黃金白銀和稀有金屬的需求量,也會變得越來越龐大。
  尋找新的礦脈,就成為當前的重要工作。
  有了翁學海等人在蘇伊士的研究數據,讓地質勘查效率提升了壹大截。
  地質事業部在如火如荼的找礦。
  而翁學海和布朗等人的聯名報告,也通過壹層層傳達,最後來到了李青葉手上。
  他看了報告之後,也認為不能放任不管。
  在權衡利弊之後,李青葉讓外勤事業部和外安事業部準備好相關計劃,未來兩三年內,要將努比亞含水周邊的地區建立壹批全權分公司。
  隨著他的命令下達,智人公司在北非的各種力量也變得活躍起來。
  時間在不知不覺之間,又過去了壹個多月。
  來到了11月7日。
  李青葉離開了撣邦高原的臨時住所,前往星島的柔佛州。
  就在他剛剛抵達柔佛州的甘榜城時,巴格伊拉向他匯報了壹個好消息。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