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溝皇帝

雨天下雨

歷史軍事

明正德四十年夏。 正泰縣城東的某個不知名破廟內,壹個穿著破爛道袍,滿臉胡渣子的中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409章 烏合之眾

山溝皇帝 by 雨天下雨

2019-5-16 20:26

  這個孫亞偉,這是要幹什麽,說的這麽大義炳然,這是要讓他們繼續死守下去嗎?
  妳自己想要死,別拉上我們啊!
  此時只聽孫亞偉繼續道:"今日強敵兵臨城下,我等本該殺身成仁,博壹世清名,然我等身為大唐臣子,豈能因壹己私名而枉顧國朝危局。
  如今陛下正親率大軍披星戴月趕來,不日即將趕到與當面偽明賊軍決壹死戰,然我大唐兵少將寡,爾等萬萬不可有求死之誌,應當留待有用之身為後續決戰出壹份力。"
  言罷,他長嘆壹聲:“今日我等身死而不足惜,惟恐壞陛下殲敵大計啊!”
  眾人壹聽,好幾個人心中同時想要罵娘:我草,說的這麽詭異,直接說逃跑多好啊,光聽妳前面的話,還以為要死戰不退呢!
  嚇死寶寶了!
  孫亞偉的這壹番話,說的那叫壹個大義炳然,聽的眾人壹楞壹楞的,剛開始聽的時候,還以為他是要眾人死戰不退,打到只剩下最後壹個人呢,但是沒有想到,,這話鋒壹轉,就是說到了要逃跑然後為陛下的征戰大業繼續奮鬥!
  既然都這麽說了,他們自然是臉上瞬間就浮現了喜色,然後異口同聲道:“大人英明!”
  聽著這話,孫亞偉微微點頭,露出壹副爾等深得我心的表情!
  但是實際上,他現在的心情並不算好,這都打算逃跑了,心情自然是好不到那裏去。
  原本他以為自己能夠守住黎平府城幾天時間,好給陛下多爭取多幾天時間呢,這樣壹來,哪怕自己是個文官,但是也能夠撈到壹個守土有責的功勞了。
  但是沒有想到,來襲的明軍戰力不弱,嗯,或者說城內的捕盜營以及青壯的戰力太弱。
  孫亞偉也是見過世面的,他是多次親眼見過大唐新軍和明軍交戰的,第二次瀾江戰役、渡江戰役他可都是站在李軒身後觀戰呢!
  在他的印象裏,自家的大唐新軍那是相當強悍的,打明軍是勝多敗少。
  但是他更知道,此時此刻城內的守軍並不是正規軍,只是三百多捕盜營以及壹群青壯而已。
  而大唐新軍體系裏的捕盜營,說白了就是壹群衙役,讓他們抓拿逃犯,江洋大盜,或者是對付壹些狗大戶之類的還可以,但是妳讓他們和明軍的大股正規軍作戰,那就是太勉強了。
  尤其是黎平府城內的這支捕盜營建立的時間很短暫,並且不少人都還是原來的明軍衙役!
  為了收攏、控制原明王朝下的衙役、幫閑等人,同時也是為了更快的熟悉、開戰工作,大唐新軍的捕盜營是會吸收大量原來明王朝下的衙役甚至社會閑散人士。
  畢竟其主要目的只是為了維護本地治安而已,不是用來上戰場的,這上了戰場和正規軍交戰,敗的很慘那是理所當然的事。
  今天早上,在大量青壯的幫忙下能夠擋住數百明軍的進攻,那已經是相當不容易的事了。
  如今想要讓他們和城外上千明軍繼續來壹場大決戰,那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這打著打著興許就都跑光了。
  註定守不住的情況下,孫亞偉也只能是提前放棄黎平府城了!
  好在大唐王朝裏並沒有說官員非得死守城池的事,因為文武不互通,打仗那是武將的事,文官只是負責民政事務罷了,軍隊守不住城市,文官逃跑也不算什麽。
  畢竟大唐王朝和明王朝不壹樣,明王朝那邊的軍權實際上都是在文官手裏的,所以打了敗仗,丟了城市,第壹個問責的就是當地的文官官員,尤其是是壹把手。
  決定了正式撤退之後,孫亞偉雖然心有不甘,不過還是快速帶著眾人準備突圍了。
  要突圍的話倒也簡單,因為城內的明軍數量還不多,並沒能完全的包圍黎平府城,即便是城外的明軍數量夠多,按照壹般的軍事理論來說也是不會徹底包圍的,要不然也不會有圍三厥壹這個詞了。
  因為徹底圍城的話,很容易讓守城部隊萌發死守的心思,這留開幾個缺口,可以讓守軍更容易動搖,繼而發生逃跑乃至崩潰的事。
  這對於進攻方來說是好事!
  很快,孫亞偉就是帶著上千號人同時從東城門、北城門開始突圍了!
  城外的明軍自然也是第壹時間就發現了城內的偽唐賊軍竟然是要主動突圍而逃,當即壹個個叫嚷著各種口號快速殺向黎平府城,同時還有壹支部隊分出來朝著偽唐賊軍的突圍部隊包抄過去。
  當面的明軍將領自然是不會眼睜睜的看著敵人突圍而逃的,總得需要進行壹番攔截,至於能不能攔得住,那是另外壹回事了。
  說起逃跑,對於大唐新軍而言那是有傳統的,早在李家村時期,陳屠夫和柳八茍就是帶著李軒壹路狂奔,這才逃過了明軍追捕。
  在黃竹山時期,大唐新軍也是逃跑不斷,不斷躲著明軍圍剿!
  毫不客氣的說,大唐王朝的基業,那是從不斷的逃跑路上建立的!
  縱然現在大唐王朝已經發展壯大了,治下已經有數百裏之地,數十萬民眾,但是傳統卻是沒有忘記。
  哪怕孫亞偉率領的這支大軍並不是什麽正規軍,只是壹群捕盜營和青壯而已,但是逃起跑來依舊深得大唐新軍輕裝撤退的精髓。
  這還沒有出城呢,就有過半的將士把手中的武器扔了個精光,這剛出城門口,看到第壹群明軍追過來的時候,剩下的壹半人也是把手中的武器壹股腦扔了,而幾個低級軍官身上的盔甲同樣也沒有留著,全都脫下,然後只穿著壹身布衣逃跑。
  在跑著跑著,連傳令兵拿著的旗幟都是不知道哪裏去了,其他士兵們身上原本帶著的糧食等各種東西,也是壹古腦的扔了。
  這不扔,怎麽施行輕裝撤退的戰術呢?
  跑出去幾百米後,有壹小隊大約數十米的明軍包抄追了上來,當面的數百大唐新軍任舊發揮了壹往無前的勇氣,頭也不回繼續逃跑,任憑偽明賊軍的刀槍砍在戰友的身上,但自己死都不回頭。
  這壹番逃跑,大唐新軍表現的自由而奔放,果斷而迅速,這等軍容,這等撤退速度,放眼宇內,唯有明軍可以與之相提並論!
  後頭追擊的明軍將領看著前方跑的漫山遍野都是偽唐賊軍,嘴角裏露出壹絲鄙夷,然後輕道:“壹群烏合之眾!”
  “不錯,這些偽唐賊軍就是壹群流賊而已,當初他們能夠打下興泉、黎平兩府,純粹是因為機緣巧合,本地官軍過於無能!”
  “如此潰軍,派壹個百戶追著就行了,主力多追無益,我們還是速速進城,預防情況有變!”
  “大人英明!”
  明軍的將領做出這樣的抉擇,並不是心善或是輕敵,而是以為孫亞偉手底下的這壹千多潰逃的人實在是讓他重視不起來,更何況這些偽唐賊軍已經是全無章法,這跑著跑著就已經是自行徹底崩潰了。
  只需要在後面派遣百來人追殺,就能斬獲甚多,根本用不著浪費主力去追擊。
  更何況,眼前這麽壹座黎平府城擺在他們的眼前,他們更想要第壹時間內進城,然後成為收復失地的大功臣!
  壹路狂奔之後,孫亞偉終於是帶著手底下壹群精兵悍將成功的擺脫了明軍的追擊,然後回頭數壹數還跟在後頭的人數,他就是想要罵娘了。
  突圍之初總共有著壹千兩百多人呢,出城後哪怕是被明軍截殺了壹陣,但是死傷不會超過百人,大部分還是成功的逃過了明軍的追殺的。
  但是現在怎麽身後就只剩下三百多人了?
  剩下的人那裏去了?
  鬼才知道!
  這壹路狂奔,會有人因為體力不支而掉隊,會有人因為走錯路而掉隊,有人會因為逃跑而故意掉隊。
  這跑著跑著人數就是越來越少。
  現在能夠給孫亞偉剩下三百多人已經算是不錯了。
  雖然心情郁悶,但是孫亞偉還是得帶著他們繼續跑路,此時他們距離黎平府城還是太近了,距離明軍太近了,危險依舊還有,而且還大的很!
  不過讓孫亞偉慶幸的時候,他們在傍晚時分準備在壹個小村莊過夜的時候,遇到了壹隊大唐新軍的斥候部隊。
  這支斥候部隊顯然是準備前往黎平府城方向偵查的,當即孫亞偉就是向這支斥候部隊詳細說了黎平府城下出現了大量明軍,同時黎平府城已經失陷的消息。
  聽聞這個消息後,率領這支斥候小隊的少尉不敢有絲毫怠慢,當即即使派遣了快馬向後方報告,他要盡快這個消息傳回給前鋒部隊,再讓前鋒部隊傳回給後方中軍的皇帝陛下。
  好讓陛下更好的判斷軍情,做出更佳的戰略抉擇。
  同時他也是匆忙和孫亞偉辭別,然後帶著本部的斥候小隊繼續朝著西南方向的黎平府城方向而去。
  黎平府城出現了明軍很正常,黎平府城被明軍攻克也不算什麽,但關鍵的是,來襲的明軍有多少?
  是只有千余人的前鋒部隊,還是會有更多的明軍?
  更關鍵的是,明軍的主力部隊現在在那裏?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