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千六百四十五章 圍困
山溝皇帝 by 雨天下雨
2019-7-20 14:42
當天傍晚時分,烏力罕就是率軍抵達無名湖泊,在第壹騎兵軍陣前大約四公裏外的地方安營紮寨。
不是只在東邊安營紮寨,而且是在北邊也是部署了萬人安營紮寨,至於南邊是湖泊,西邊嘛,只是象征性的部署了幾百人監控。
此乃圍三厥壹,典型的圍困戰術。
故意放開壹個缺口動搖敵軍堅決抵抗的意誌,而這個缺口壹般也只是看起來是生路,但實際上依舊是條思路。
因為那可是西邊,妳第壹騎兵軍往西的話,後頭人家烏力罕繼續追上去,那就是個死字。
而且圍三厥壹也可以集中更多的兵力在某壹個主攻方向。
烏力罕等壹票韃靼金國的騎兵將領們,在傍晚時分開始就是研究對面的無名湖泊陣地,後續還挑燈夜戰,熬了壹整夜。
最後爭來爭去也沒有壹個太好的辦法。
這些人都是職業騎兵將領,對步戰和炮戰本來就不怎麽擅長,但是就算是不擅長,他們也知道對面的無名湖泊邊上的南唐蠻子的防禦體系是非常完善的。
前後小河遲緩己方的進攻路線,壹旦己方的進攻兵力沖近小河後,哪怕小河本身並不能阻擋士兵繼續過河,但是必然會減緩速度,到時候人家居高臨下可以肆無忌憚的開槍。
那樣壹來,傷亡可就大了!
還有人說,不和他們玩步戰,我們先派出壹部分兵力先把小河給填平了,然後直接騎兵沖鋒殺上去。
不過這話剛說完就被人否決。
填平壹段河流容易,但是想要填出來足夠數萬騎兵沖鋒的河段,那工程量可就大了去,等河流填出來了足夠的寬度,估計自己也死的差不多了。
填河那可是要暴露在敵人的火力之下的。
至於說挖壕溝慢慢推進然後填河,這倒是個可取的辦法,但是這樣所需要的時間太久了。
南唐蠻子又不是傻蛋,東邊的南唐蠻子難道會眼睜睜的看著第壹騎兵軍陷入重圍然後被殲滅?
他們難道不會派遣援軍過來?
誰不準這會他們的援軍都已經在路上了,以騎兵的速度四五天功夫就能抵達。
所以說,留給他們的時間不多,不可能慢騰騰的以最小的代價挖壕溝慢慢折騰填河,再搞什麽沖鋒的。
他們必須短時間內,爭取兩三天內解決戰鬥!
填河然後直接騎兵沖鋒行不通。
最實用的辦法,還是老老實實下馬步戰,在己方的騎兵火炮掩護下直接沖過去,依靠兵力優勢壹股腦沖上去幹掉敵人。
問題是,面對這種防禦體系能夠沖的過去嗎?
哪怕是烏力罕,都是不知道!
騎在馬上,通過望遠鏡看著前方低矮的山頭,烏力罕就是壹陣氣悶。
這些南唐蠻子還真不要臉,堂堂精銳騎兵竟然玩步戰,現在搞得他也是被迫下馬步戰。
雙方加起來六七萬的精銳騎兵,竟然被迫在這個破地方玩下馬步戰,而且最關鍵的是,雙方的戰馬都還好好的呢。
這事如果說出去,怕是能讓外人笑掉大牙。
但是沒辦法,南唐蠻子竟然選擇了這麽幹,他烏力罕也只能是對上。
不然的話,就只能乖乖的放棄這塊肥肉撤退了。
他花費了這麽久,勞師動眾,集結了四萬多主力騎兵才圍困了南唐蠻子的第壹騎兵軍,妳讓他打都不打,直接選擇放棄。
他不甘心!
當夜,雙方壹夜無話!
都是默默地準備著!
第壹騎兵軍繼續連夜挖掘防禦工事,尤其是胸墻以及防炮壕溝等那是越來越多。
而烏力罕的四萬騎兵也是準備著眾多的攻堅用的武器,比如臨時拆了馬車什麽的充當防彈板,到附近尋找樹林伐木等等。
這壹夜,看似平靜,但是卻是絕對不平靜。
壹夜過去後,太陽升起來的時候,雙方依舊沒動,等到了臨近中午時分,韃靼人才是開始動了。
他們推著連夜打造的各種器械,尤其是渡河搭橋的木筏木板,防彈的小車等等都有。
他們列隊緩緩前進,速度並不快,半個小時後,他們才是前進了大約兩公裏,距離東部區前線還有大約兩千米的距離。
距離第壹騎兵軍部署在山頭上的炮兵陣地還有大約兩千兩百米的距離。
此時,第壹騎兵軍的炮兵陣地裏,幾個軍官正在拿著望遠鏡不斷觀察著,不時停下來在空彈藥箱上上鋪著的小本子上寫寫畫畫。
“註意,敵軍即將進入有效射程!”
“右六方向,敵軍騎兵前鋒距離兩千壹百米!”
“右八方向,敵軍炮兵壹部,距離兩千米!”
“左三方向,敵步兵壹部,距離兩千四百米!”
第壹騎兵軍已經是提前在戰場進行了詳細的劃分,他們用的是網格的方式,這種方式有利於調兵遣將,更重要的是可以方便炮兵進行炮擊。
想要讓炮兵炮擊什麽地方,直接讓他炮擊那個方格子就可以了,不用用太麻煩的描述。
而這些格子的炮擊諸元,炮兵部隊也是經過了提前計算,隨時都能拿出來,經過調整後使用。
十分鐘後,炮術參謀走到了戴亞新中將邊上,然後道:“大人,敵軍的騎兵壹部、炮兵壹部、下馬騎兵壹部已經是進入了我們線膛炮的射程了!”
這個炮術參謀,實際上是請求炮擊的命令。
不過戴亞新卻是道:“悠著點,這不是剛進來嗎,讓他們再走壹段!”
“這還是我們第壹次用這些線膛炮呢,得給那些韃靼人壹個驚喜才是!”
戴亞新的打算很簡單,反正他們先過來的這兩三千人也沒多少,是不可能直接沖過將近兩千米的距離然後攻破他們的防禦陣地的,所以先讓他們過來,等他們更多人進入後。
到時候再開炮,等他們遭到炮擊後,就算是撤退,也壹時半會側退不了,到時候前膛炮再延伸炮擊,才能夠收獲最大的戰果。
他要在第壹戰裏給韃靼人來壹下狠的,讓他們怕,有所顧忌。
要不然的話,要是他們真發狠了,壹股腦幾萬人沖上來,這能不能擋得住還真不好說。
畢竟他部署的陣地,也只是壹個普通的野戰防禦陣地而已,不是什麽棱堡要塞防禦體系。
如果是棱堡防禦體系,以目前韃靼人的武器裝備水平,大唐防禦好幾倍的兵力甚至七八倍乃至十倍兵力進攻都是輕松的。
但是野戰防禦體系嘛,自然就要大打折扣。
防禦兩倍兵力的進攻,戴亞新也是有壓力的。
戴亞新下了命令讓韃靼人先過來,不著急炮擊。
他要來壹個出其不意,讓對面的韃靼將領烏力罕這輩子都記得線膛火炮的威力。
炮兵的指揮官們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韃靼人越過兩千米,壹千五百米,壹千米,最後在距離炮兵陣地大約八百米的位置停了下來。
八百米的距離,剛好就是大唐陸軍舊式九斤火炮、115毫米滑膛炮的有效射程。
人家韃靼人自家的火炮雖然有效射程沒這麽遠,但是他們也是知道大唐的九斤火炮的有效射程的。
最近幾十年,火炮已經是成為了各國軍隊裏最為重要的武器之壹,而火炮的技術也是逐步提升,性能自然也是在逐步的提升。
目前大唐陸軍方面裝備的壹百壹十五毫米的滑膛炮,也就是舊式的九斤野戰炮,其有效射程基本可以達到八百,甚至在壹千多米的炮擊距離裏也可以取得壹定的有效命中。
至於更多口徑的十四斤重炮,有效射程甚至可以達到壹千五百米以上。
當然,這個有效射程只局限於陸軍火炮或者是海軍的岸防火炮,至於艦炮不在此列,影響艦炮有效射程的因素,火炮本身只是壹方面,發射平臺以及觀瞄以及火控更重要。
所以目前來說,同樣規格的火炮,部署在戰艦上的有效射程,遠不如部署在岸防炮臺上。
大唐現在的岸防炮臺,可以用兩百毫米的前裝線膛炮直接封鎖好幾公裏寬的水域呢,但是在戰艦上,這種艦炮壹般要在壹千米內才開火。
不過大唐陸軍的炮兵們壹般也不會在千米以外開火,這個距離雖然也能打中,但是命中率非常低,浪費炮彈,浪費炮管壽命。
不過現在他們裝備的壹百毫米的前裝線膛炮就不壹樣了,有效射程就是兩千米!
至於兩千米以外,也不是說不能打,依舊可以打,只是命中率會大幅度下降而已,依舊是浪費炮彈。
這個時候,韃靼人以為自己在安全距離之外,但是並不知道,他們早就進入了大唐第壹騎兵軍壹百毫米前裝線膛炮的有效射程之內了。
戴亞新之所以沒有下令開火,那純粹是為了給他們來壹下狠的。
見他們的前鋒在八百米外停下來,但是後方還有更多的部隊正在陸續靠近,所以戴亞新繼續壓著,不許炮兵開炮。
八百米,在以往的交戰裏,這是壹個安全距離,因此韃靼人也是在這個距離上停下,然後等待更多的部隊抵達,並開始調整陣型,並準備把他們自己隨軍攜帶的騎炮也是推出來。
而戴亞新呢,則是冷眼旁觀著,坐視他們在八百米外做準備。
壹直等到了他們的大部分兵力都是進入了兩千米的有效射程之內,而且有幾乎上萬人都是在壹千五百米距離內。
更重要的是,那些韃靼人似乎已經是推著火炮出來,準備先發起炮擊了。
此時,戴亞新中將此時壹揮手:“開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