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吃相

牧塵客

歷史軍事

秦始皇二十六年,即公元前221年,秦國大將王賁率領大軍由北方燕地迂回進攻齊國。 齊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404章 燙手的大山芋

帝國吃相 by 牧塵客

2019-5-18 16:46

  未時,陳旭收拾整齊,在虞無涯和壹群護衛的護送下乘車去城外的工廠。
  而幾乎同時,蒙毅也背著弓箭帶著七八個護衛輕車簡從出府,壹副出門遊獵的樣子很快就從鹹陽城北門而出。
  鹹陽城四門每日都人流不息,城內上百萬人,城外連帶大長安附近也都是繁華區域,渭河兩岸宮殿層層疊疊綿延數十裏,遠望真的如同仙宮樓闕壹般。
  自從商鞅建議秦國把都城從雍城遷到鹹陽之後,鹹陽便越修越大,除開鹹陽宮殿群之外,還有章臺宮和長安宮,章臺宮早已完成,就在渭河南岸,是皇帝和文武百官處理朝政的地方,也是鹹陽最熱鬧繁華的區域,和氏璧的故事和荊軻刺秦都是發生在章臺宮,而朝廷的許多府衙辦公就在章臺宮。
  長安宮是長安君成蟜的封地,不過成蟜叛變趙國之後,長安宮便壹直空在那裏,後世的長安城就是在長安宮的基礎上修建起來的,按照秦始皇的規劃,還有壹個規模更加巨大的阿房宮,要將鹹陽宮、章臺宮、曲臺宮、長安宮等數座宮殿都連接在壹起,最後形成壹個覆壓三百余裏的巨大宮殿群,不過這個計劃眼下還沒開始,因為南征北戰的任務還沒有完成,秦始皇還並沒有昏聵。
  因此眼下鹹陽和長安雖然已經宮殿林立,但實際上卻並未連接在壹起,因此渭河兩岸農田和樹林也是成片成片的存在。
  陳旭到了工廠之後並沒有進去,而是就等在門口,半個小時之後,蒙毅帶著七八個家仆策馬疾馳而來。
  因為馬鞍和馬鐙的改良,如今這些新式馬具已經開始在鹹陽快速流行,如今鹹陽城外壹共有了四家馬鞍制作工坊,每天生產大量的民用馬鞍出售,甚至在城南的集市中還有壹家專門安裝馬蹄鐵的作坊,雖然眼下鋼鐵很緊俏,但還是有神通廣大的人可以弄到,比如清河侯,因為那家作坊就是清河侯安排人開的。
  至於馬鐙,用青銅壹樣可以做,甚至用竹篾或者樹藤木頭都可以,並非壹定要用鐵,因此現在無論是蒙毅乘騎的馬匹還是陳旭府上的馬匹,也都配備了馬鞍、馬鐙和馬蹄鐵,在布滿碎石的河灘上跑起來泥石飛濺,嘚嘚的聲音隔老遠都聽得見。
  兩群人匯合之後,陳旭也棄車騎馬,只帶了虞無涯就和蒙毅順河往西而去。
  看著越來越荒蕪的道路和越來越近的壹大片樹林,蒙毅臉色越來越怪異,騎在馬上忍不住問:“清河侯,前方似乎是壹棟廢棄的侯府別院吧?”
  “呵呵,原來蒙大人知道,不錯,商騏就被我安置在嫪毐的這個廢棄的別院之中!”陳旭笑著說。
  “清河侯果然辦事謹慎,這長信候府廢棄近二十年,因為嫪毐的原因,鹹陽也沒有哪個公卿大夫想要,因此便壹直空置下來,或許已經腐朽不堪了吧?”
  “差不多,門窗房梁許多都已經朽爛,有些房間都開始垮塌,但基本上還保持完好,稍微修繕壹下還是壹座不錯的別院!”陳旭點點頭然後壹臉好奇的問,“蒙大人對嫪毐很熟?”
  蒙毅點點頭又搖搖頭:“不算熟,嫪毐出身低賤,被呂不韋獻給太後之後就在後宮深居簡出,後來太後懷孕,為了不引起皇帝的猜疑,因此搬去了雍城舊宮居住,而且暗中誕下二子,而嫪毐也被封為長信候,畜養數千家童和門客,權勢日甚,與呂不韋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深,其後嫪毐自稱假父引起了陛下的憤怒,後來陛下去雍城冠禮之時,嫪毐試圖謀反,被陛下暗中安排人手擊敗之後擒住,車裂於鹹陽宮外,嫪毐三族也被盡戮,而後呂不韋也被貶出鹹陽發配蜀地,發生這些事的時候老夫當時也只有二十歲,僅僅還只是壹個校尉而已,與嫪毐呂不韋皆都沒有任何交集,不過經常看到嫪毐龐大的儀仗來往於雍城和鹹陽之間,當時還羨慕不已……”
  兩人策馬便走邊說,虞無涯和幾個護衛都隔著十多丈護衛在左右,很快便來到了嫪毐的別院之外,兩個守在門口的侯府護衛趕緊迎上來。
  “所有人都在外等候!”蒙毅下馬後吩咐壹聲,跟著陳旭進入這座荒廢的大宅之中。
  半個時辰之後,兩人聯袂而出,然後壹起乘馬離開,荒蕪的大宅再次恢復了孤寂和寧靜。
  再次返回到工廠門口,壹路不曾說話的蒙毅臉色平靜的看著陳旭說:“清河侯,只要商騏願意出堂作證,老夫必然將趙高搬倒,妳真的打算將商騏保下來?”
  “是,趙高勾結商塗和敖平害我,如今皆都家破人亡,商家已經落到這地步,如果讓商騏再上朝堂指證趙高,必然也要落得夷滅三族之禍,我不忍心看見,再說商騏也並非知道其中的真相和原委,對於蒙大人來說,他指證與否都意義不大,對吧?”陳旭臉色平靜的說。
  蒙毅沈默半晌之後說:“如今朝堂改制剛剛開始,陛下的心思也主要放在這件事上,老夫也事情繁忙,加上趙高也還安穩,因此老夫建議等改制之事消停之後在動手,清河候以為如何?”
  “呵呵,我不急!”陳旭笑著點頭。
  “清河侯留步,告辭!”蒙毅臉皮輕輕的抽抽了幾下,帶著幾個護衛策馬揚鞭往鹹陽北門而去。
  今天陳旭請的這頓飯,可以說吃的蒙毅是心情大起大落,露大白腿的嬌俏小茶娘沒討到,倒是討到壹份要命的差事,而且還個差事他還不能拒絕。
  看過商塗的口供,又去面見商騏詢問對質,蒙毅已經絲毫就不懷疑陳旭在餐桌上說的那些話。
  趙高竟然也是墨徒,這是他萬萬沒想到的。
  趙高的來歷蒙毅非常清楚,雖然也是皇族出生,但那已經是三代秦王之前的身份了,其母被廢為賤奴,趙高因此出生就是奴籍,但秦始皇親政之後不太相信外人,聽聞趙高為人勤奮,而且精通律法,於是將其身份恢復為皇族,在宗正府備案,並且先後讓其擔任太仆和郎中令等九卿職務,最後還提拔為中車府令掌管皇帝詔令和玉璽,但就是在當中車府令的時候,趙高竟然私自矯詔蓋上皇帝大印在壹個偏遠之地給自己封了三千戶食邑,此事暴露之後秦始皇大怒,將其打入廷尉府大牢,並且讓蒙毅審訊處置,於是蒙毅根據律令判決斬首,不過在行刑之前趙高苦苦哀求,秦始皇又壹時心軟將其死罪赦免,官復原職。
  就是因為大boss秦始皇亂丟復活卷軸,導致趙高逃脫壹死,不光將蒙毅恨之入骨,更是最後將秦始皇子孫後代全部害死,成為了大秦垮塌的罪魁禍首。
  而《戰國策》的編者劉向更是直言不諱的指出:“秦信同姓(即宗室,這裏指趙高)以王,至其衰也,非易同姓也,而身死國亡。故王者之治天下在於行法,不在於信同姓。”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指秦始皇太過於相信趙高這些皇室宗族而忽略了真正的法治,只是把律法施加在普通老百姓身上,而沒有真正的依法治國,這才導致身死國亡,要是當初趙高犯罪被蒙毅砍了,就不會出現後來發生的事情了。
  後面發生的是陳旭知道,但蒙毅不知道,但這並不妨礙陳旭用來嚇唬蒙毅。
  其實也不算是嚇唬,而是擺事實講道理,用大數據來分析趙高的人生軌跡和歷史走向。
  而蒙毅自然也知道陳旭說的肯定有誇大其詞的成分,但根據他對於趙高的了解,對於兩人之間化解不開的仇恨來說,陳旭所說的事情幾乎就是板上釘釘水到渠成的事。
  只要趙高的計策成功,蒙氏必然全族遭難。
  而對於蒙毅這種深耕朝堂數代,位居上卿老謀深算的人來說,在趙高死和自己死之間絕對頭腦非常清新,決計不會按錯鍵。
  因此不管是陳旭利用他也好,還是他為了蒙氏三族的性命也好,必須接下陳旭丟出來的這個燙手山芋,無論再難吃也得閉著眼咬著牙啃下去。
  因為陳旭說的不錯。
  陳旭是仙家弟子,只要趙高壹天沒有證據證明陳旭是個冒牌貨,就必然要隱忍下去,而這個身份皇帝應該最清楚,不然的話就不會有如今陳旭在朝堂在鹹陽的超然地位,因此蒙毅自然也很相信陳旭就是仙家弟子,而神仙的弟子就算是壹坨屎,凡人也得供起來膜拜,好從上面吸收壹點兒仙氣,因此即便是趙高謀逆成功,陳旭也最多就是離開鹹陽,然後往伏牛山中找個地方隱居起來,不會有絲毫的損失和性命危險,但蒙氏就不壹樣,家大業大而且都是凡夫俗子,趙高殺起來是不會有半分的心理負擔的,壹刀壹個而且還樂此不疲。
  看著蒙毅很快就消失在青麥起伏的農田和樹林之中,陳旭終於也是長舒了壹口氣。
  這個燙手的大山芋終於讓他找到了壹個下家接手。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