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吃相

牧塵客

歷史軍事

秦始皇二十六年,即公元前221年,秦國大將王賁率領大軍由北方燕地迂回進攻齊國。 齊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605章 大秦文學院

帝國吃相 by 牧塵客

2019-5-18 16:46

  下午陳旭去上朝,把撰史館和書局的事情向皇帝和滿朝文武大臣做了通報,並且提出要組建審核小組的事情,這件事得到了所有大夫和博士官的壹致同意,在朝堂之上吵吵嚷嚷半個時辰之後確定了兩個審核小組,壹個以博士仆射周青臣為組長,聯合九位博士官組成書局審核組,另壹個以諫議大夫丘壑為首,由九位大夫成立了史集審核小組,而這兩個小組之下,又分別還有負責不同史誌和詩書子集的小組,反正是吵到最後,所有能夠位列朝堂的博士和大夫全都在進入了兩個審核小組。
  散朝出來,陳旭總算是長吐了壹口氣。
  書局和撰史館經過幾個月的籌備之後,總算是正式開張,接下來的時間就是對這兩個部門進行內部整頓和指導。
  五天之後,經過報館高層的篩選之後,撰史館和書局所有人員名單都已經確定,各部門管事、主編、責編、校吏、審定等所有招聘人員的名單都張榜公布在報館外面的墻壁之上。
  這些人經過陳平等人的嚴格篩選,大多數都是在鹹陽素有名聲的賢士,就算是校吏也都不是籍籍無名之輩,完全達到了陳旭開始要把百家名士壹網打盡的要求,這些人多多少少都還是在各自的圈子裏面小有名聲之輩,不僅囊括百家,而且幾乎各郡都有,真正做到了壹個都不少。
  而除這些百家名士之外,兩個審核小組的名單公布出來之後,本來沒有應聘上還吵嚷不堪的百家門徒都很快安靜下來,因為審核小組的人全都是位列朝堂之上的博士和大夫,壹個個早已名聲在外,而且也都是百家之中名氣更大的前輩,作為壹群混不進朝堂的文痞,也只能壹個個臊眉撘眼兒的接受了這個結局。
  何況在張貼的名士榜最後,還明確說明就算是沒有應聘上的也可以在家整理書寫各種書籍,整理好之後投遞到書局進行審核,審核過關的照樣可以獲得和書局編撰的書籍壹樣的待遇,可以入庫和呈給皇帝觀看,也可以申請出版發行等等。
  因此吵嚷幾天之後,鹹陽的百家門徒慢慢消停下來,應聘上的興高采烈聚在曲園雜舍談天喝酒吹牛逼,沒應聘上的許多也開始隱居起來準備舞文弄墨籌備寫書,而剩下壹些胸無大誌層次不高而平時又喜歡上躥下跳的家夥則壹個個如同霜打的茄子,因為百家門徒的首腦人物基本上都被撰史館和書局請走了,沒有人帶他們玩兒了。
  緊隨其後,新壹期的報紙出版,用壹頁專刊登載了撰史館和書局的人員配置和各自負責的具體項目,而且還公布了收集民間資料和投稿的方法,隨著這份報紙傳播到大秦各郡縣,還會有更多的百家名士收集各種古今典籍編寫整理之後投遞到兩所府衙,然後歸集整理之後審核。
  七月初壹壹大早,陳旭乘車來到嫪毐別院。
  如今的嫪毐別院再不是往日那種破爛的樣子,已經被休憩壹新,高墻大院在四周參天古樹的掩映下看起來幽靜而古樸。
  氣勢磅礴的大門兩邊蹲著兩頭丈余高的大熊貓雕像,黑白分明抱著竹子的樣子憨態可掬,兩根直徑足有五尺的原木構成的門柱上篆刻著壹副對聯。
  左聯:為往聖繼絕學。
  右聯:為萬世開太平。
  高聳的門楣上掛著壹塊黑色大匾,高五尺寬壹丈,上面用朱砂填寫著‘大秦文學院’五個古篆大字,見之仿佛有壹股厚重的歷史氣息撲面而來。
  馬車停在大門口,陳旭端坐在馬車上看著幽靜肅然而又氣勢磅礴的大門,情不自禁的微微點頭。
  上次印刷廠開業的時候文學院還在進行最後的裝修,牌匾和對聯都還沒有刻上去。
  這幅對聯和牌匾都是陳旭請安魚粱題的字,字雖然不如李斯的看起來秀氣工整,但卻帶著壹股更加飄逸和瀟灑的痕跡,少了許多篆書的圓潤,多了幾分後世的行書風格。
  而且當時題字的時候,安魚粱明說是受到了紫雲仙茶上面那些字的影響,在平日的書寫中慢慢形成的壹種獨特字體。
  不過題字之後安魚粱拒絕留下自己的名字。
  他說自己的身份配不上這副對聯和這塊匾額。
  陳旭再三勸說無效也只好作罷,最後讓人在書院旁邊的壹塊記載書院歷史的碑刻上還是註明了安魚粱的名字,留待後人觀摩以作紀念。
  今日是書局和撰史館正式開業的日子,也是陳旭約好要來給撰史館和書局講課的日子。
  因此此時的文學院外,已經匯集了壹大群文學院的頭頭腦腦,包括安魚粱、陳平、付安等所有參與籌備的人員,其中甚至還有審核小組的所有博士和大夫,加起來足有上百人,全都站在門前空地上恭迎陳旭的到來。
  “我等拜見清河侯!”
  所有人都壹起恭恭敬敬的作揖行禮,眼光落在這才不過十六七歲的錦袍少年身上,沒有人會有任何輕視和小覷,反而是壹種壓制不住的崇敬和熱烈。
  大秦文學院院長陳旭,副院長安魚粱。
  這二人其中任何壹個都讓文化圈的人不由自主的心生敬畏,何況眼下是兩個壹起。
  本來陳旭想的是讓安魚粱當院長的,不過被安魚粱嚴詞拒絕了,陳旭只好退而求其次,自己當仁不讓的當了院長,讓安魚粱當副院長。
  至於讓另外的人來當院長的事陳旭從來沒有考慮過,文學院就是他將來掌控天下文士和輿論的鋒利武器,除開皇帝之外沒有人能夠搶走。
  要想徹底壓倒李斯這批死硬的法家門徒,輿論的力量至關重要,他絕對不會像後世的趙高壹樣用陰謀詭計害死李斯而落下壹個千古罵名,何況李斯這個人對中國的統壹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即便是如何不喜歡他,還是要尊重這個歷史名人的功績,必須堂堂正正的擊敗他,最好讓他心服口服。
  “諸位免禮!”陳旭下車之後對著壹群人恭恭敬敬的壹躬到底還禮。
  禮不下庶人,著眼前站的就沒壹個是庶人,大部分都是以前皇帝和滿朝文武都不敢小覷和大意的文化界流氓,何況禮多人不怪,這些人控制好了,以後就會是他手中的投槍匕首,看誰不滿意就可以祭出去幾個,實在不行就群毆戰術,各路大v都要跪下喊爸爸。
  “魚粱公今日能來,這大秦文學院真的實至名歸,等會兒講課的時候,魚粱公可不要笑話本侯學識淺薄!”陳旭專門對著安魚粱再行壹禮說。
  “清河侯學究天人,若不是侯爺,焉能有大秦文學院,焉能有站在此處的諸多名士?所以侯爺就勿用謙虛了,裏面請!”
  “哈哈,好,魚梁公裏面請,諸位裏面請!”陳旭暢快的大笑著在陳平、安魚梁和壹群博士大夫的簇擁下壹步壹步踏上寬闊厚實的青石臺階走進文學院的大門。
  文學院內設置有兩套署衙,壹是撰史館,壹是書局。
  進門之後就是壹大塊空地,由原來的演武場改建而成,空地中央壹面寬十丈高兩丈的巨大玄武石照壁,左邊壹塊巨大的石碑,上面篆刻著撰史館三個大字;右邊同樣壹塊巨大的石碑,上面篆刻著書局兩個大字。
  照壁上從右至左篆刻著壹篇道德真經。
  洋洋灑灑五千言,每個字都有壹尺大小,用清晰的小篆篆刻並且填入朱砂,整個照壁猶若壹堵石墻般大氣磅礴,站在照壁之前,仿佛有道祖降臨正在誦讀真經壹般,令人不由自主的產生壹絲渺小卑微的感覺。
  自春秋以來,百家逐漸繁盛,而百家起始皆以黃帝為尊,讀易經而明悟大道,而其中成就最大者莫過於道家鼻祖老子,而後的諸子百家基本上都受到了老子的影響,對其明悟的天地至理推崇備至。
  因此百家門徒可能互相不服氣,但唯獨對於老子,沒有人敢不服氣。
  就算是儒家開派祖師孔子也是老子的學生,而儒家卻是當今最為顯赫的學派,百家之首,面對老子的道德經,也只能恭恭敬敬的行禮。
  壹群人在這塊超過壹百五十平米的巨大照壁前行禮,表示對於道祖的尊敬。
  尊敬道祖,實際上也算是尊崇華夏文明的傳承。
  因此這篇道德真經,就是壹件鎮院神器,讓文學院的所有人都明悟自己的渺小,也是告訴所有人勿要忘記自己的傳承,天道自然,傳承壹體,都是來自黃帝壹脈。
  “侯爺,先去哪邊?”等陳旭駐足把這篇規模宏大的道德真經大致欣賞完之後,陳平笑著拱手問。
  “先去撰史館吧!”陳旭大袖壹擺就往左邊走去。
  “耶謔~~”站在院中迎接等待的壹大群撰史館的人頓時興高采烈的嚷嚷起來,然後對著對面壹群人數要多好幾倍的書局同仁開始揮拳頭挑釁,明顯對於清河侯先寵幸撰史館感覺到了極大的興奮,簡直就和後宮的嬪妃爭寵得勢壹般興奮激動。
  而對面書局七八百人也很不客氣的開始吹胡子瞪眼睛,許多人還開始擼袖子握劍柄,如果不是陳旭在的話,這些人估計會瞬間打起來。
  俗話說文無第壹武無第二,沒有那個讀書人願意承認自己的學問不如對方,何況是壹群撰史館的渣渣。
  不過既然同屬文學院,無論陳旭先去哪邊,所有人都會跟著壹起去聽著第壹堂課。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