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孤獨麥客

歷史軍事

“怎麽回事?”肖明禮桌子上的水杯突然傾倒潑灑了出來,正常行駛中的運盛壹號客貨兩用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百五十五章 庫頁(壹)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by 孤獨麥客

2019-5-15 16:35

  “關於印度洋航線試航的事情,既然是執委會的決議,那麽我沒什麽意見。”1656年9月10日,黑水縣政府的某間辦公室內,常開勝接見了吉文上尉壹行,在聽取了他們的匯報並審閱了部分文件後,他如是說道。
  反正這條航線也是試運行性質的,開頭幾年也就兩三艘船只走走,壹年還只能跑壹個來回,運力極其有限,對黑水開拓隊不構成實質性的壓力,故他答應得非常輕松。
  打發完吉文上尉等人後,常開勝決定好好地在黑水鎮郊外的農村看壹看,看看這座黑水地區核心城市(庫頁島及外東北首府之地)到底如何,特別是當地的農業生產情況,畢竟這是基礎中的基礎。
  “農業是壹切活動的基礎,萬萬不可馬虎。”就在常開勝開始他的黑水農村之旅的同時,代管全庫頁島所有鄉鎮的梁向儉也在島南部新開辟的數個定居點展開了他的農業視察,而當地的所見所聞顯然給他留下了很壞的印象,以至於他此時幾乎已處於怒不可遏的狀態:“但妳們這裏已經開墾兩年了,卻還是這副模樣,像話嗎?巴爾金,常司令擡舉妳才把妳從壹介白身提拔為鄉長,妳看看妳治下現在交出的是什麽成績?”
  巴爾金原是廟街附近較早的投靠東岸的土人酋長,壹貫比較恭順,故被常開勝提拔為了鄉長,然後異地調到了皮城港(波羅奈斯克)壹帶主持屯墾事務,算是給他個機會,讓他能有個進身之階。只是如今看來,他終究是個能力有限的土酋,沒有把握住這次難得的機會,把事情搞砸了,以至於如今已是庫頁島事實上的“專員”的梁向儉對其印象大壞。
  事情的起因在於梁向儉要來皮城等地視察屯墾工作進展,於是巴爾金屁顛屁顛地舉辦了壹個所謂的“農業成果展覽會”,向梁向儉壹行人展示了皮城港開拓兩年多來的成果,如:人頭大小的馬鈴薯、重達八公斤的蘿蔔與西瓜等等,此外他們還向視察者們極力吹噓本地種植的谷物種子收獲比達到了十四以上,讓梁向儉等人驚喜莫名。
  只是騙局終究是騙局,當梁向儉堅持到鄉間地裏去壹畝畝查看並仔細詢問了當地農民後,巴爾金等人從外地購入糧食瓜果然後冒充本地出產以欺瞞上級的把戲終於被揭穿了,因此梁向儉怒不可遏地痛斥起了他們。
  “去年壹場霜害凍壞了本地大部分莊稼,妳們為什麽沒上報?真當我們是聾子瞎子嗎,連欺瞞上級這壹套都學會了,巴爾金,妳倒是‘天資聰穎’啊!”梁向儉憤怒地說道,“剛才有人跟我說,妳們挪用了上級發下來的開拓費用以渡過糧荒,清泉植物園送來的糧種和耕牛幹脆被妳們給吃了,尼瑪,真他媽有才!”
  得虧本地的農民們比較老實,因此讓梁向儉等人盤問到了這兩年的很多訊息。比如去年十月間的時候,壹場意料之外的霜害侵襲了皮城港壹帶,以至於大部分的公家或私人菜園都損失慘重,地裏的燕麥、大麥、黑麥什麽的自然也難逃厄運了。發生了這麽嚴重的自然災害,本地的官員們竟然不立刻上報然後組織救災以減輕損失,而是第壹時間選擇隱瞞下來,這倒是極為符合明朝官場的做派,因為皮城港的壹些拓殖官員就出自明朝讀書人,畢竟黑水地區幹部嚴重不足,這些讀書人好歹還識字,也會溜須拍馬,因此魏博秋魏副司令主張給他們壹次機會,啟用他們看看效果,只是如今看來很糟糕。
  其實不光這些讀書人不合格了,就連壹些傷退的軍人也不合格,他們的忠心倒是不用太過擔心,可業務素質低下卻也是有目共睹的現象。梁向儉剛才就問了壹位傷退的德意誌雇傭兵,問“秋寒的原因是什麽”、“平時要註意些什麽”,結果此人壹問三不知,最後幹脆冒出壹句“我也不知道,我想這可能是仁慈的上帝安排的”,雷翻了眾人。
  拓殖官員們如此拙劣的表現讓梁向儉等人意識到了,如果沒有東岸自身培養的專業幹部,純靠舊制度下的讀書人或兵痞,是無法高效治理好地方的。煙臺的抗清軍政大學雖然往這裏輸送了幾個幹部,但壹則數量過少,二則他們本身也不具備專業的農業素養,他們對農業生產不怎麽在行,每次要上交報表時,就隨便搜集點村落管理人的材料拼湊在壹起了事——這事不單發生在皮城港,別處也有,目前梁向儉正在集中整治這種歪風邪氣。
  即便偶有幾個本土培養的農學生流落到庫頁島壹帶,限於種種原因——比如經驗不夠豐富——他們在初期多半也只會搬弄壹些理論,寫些只註重形式的文章,甚至就連文章所用的材料都是下級官員們為他們搜集來的。高級官員們——比如梁向儉梁大常委——若想知道農業生產的真實情況,似乎只能從耕作和播種的人那裏方能獲得準確的第壹手資料,這就實在太坑了。
  “還有,這裏容易開墾的土地面積不足,為何不第壹時間上報回來?”說到這裏梁向儉又是壹肚子氣,負責考察本地農業條件的人是魏博秋的黑水交通學院的學生,他現在嚴重懷疑這兩人的責任心不足,把考察經費拿去花天酒地了,幹活時只是隨便詢問了壹些附近的阿伊努人就決定將新定居點設在這裏——當然這是出於梁某人的偏見,事實上這兩個魏博秋的徒孫還是頗具眼光的,皮城港壹帶確實是捷爾佩尼耶灣壹帶農牧業條件比較不錯的定居點了,把這壹切搞砸了的不是他們,而是本地的官員,準確地說,是巴爾金等根正苗紅的牧民官以及其明朝讀書人充當的幕僚團,是這些人壹連串奇葩的舉措才將本地兩千居民活生生地給坑了個慘。
  當然了,皮城港所謂的農牧業條件不錯,其實也是相對而言,肯定無法和大泊甚至黑水港壹帶比。因為這裏相當潮濕,森林又很密集,只有沿河壹帶可以開墾種植農作物——這裏的土地都被茂密的闊葉樹林所覆蓋,如榆樹、山楂、樺樹等,土壤深厚而肥沃,是不可多得的農業“綠洲”;但剩下的土地很多都是凍土帶、沼澤地(這尤其多)、大火燒過的荒山以及長滿針葉林和被嚴重漏水的土層所覆蓋的低地。
  其實妳離開波羅奈河谷遠壹點去看看就知道了,到處是這樣的爛地,中間穿插著山坡和沼澤,上面植被稀疏,幾乎和極地沒什麽兩樣。尤其是在皮城港以東地帶,中間橫亙著大片大片的沼澤濕地,使得農業種植成為了不可能。除非妳能夠動員十萬人以上,然後投入巨額資金,花費N多年的時間來進行環境改造(主要是排幹沼澤積水),不然休想使得這片所謂的爛地變成好地,但這在目前看來又何其難也。
  梁向儉在對著巴爾金等人發泄了壹番怒氣後,看著這些人戰戰兢兢的神情,頓時沒什麽興趣再和他們廢話了,心中已經打定主意回去後就把他們壹擼到底,且該治罪的還得送到煤礦、采石場去勞改,看看以後誰還敢玩忽職守。
  不過怒斥歸怒斥,梁向儉現在也算是明白了皮城港壹帶其實並不如何適合農業種植,通過詢問當地農人得知,這裏秋季的霜害或許可以克服,但濕氣卻難以忍受。尤其在夏秋季節,當作物處於抽穗、開花和灌漿階段的時候,這裏的降水多得不可思議,以至於田裏全是沒有完全成熟的、被水浸泡透了的糧食,且全部都是皺巴巴的,有經驗的農民壹眼就能看出其分量不足;而如果作物僥幸逃過了這段時間(雨季延後),當其完全成熟的時候,連綿的陰雨又使得糧食幾乎全都落在了地裏,成捆成捆地腐爛發黴,壹年的收成也付之東流,這怎能不讓人灰心喪氣呢?
  “看來此地真的只適合發展蔬菜、水果、畜牧和捕魚業了,谷物種植既占用人手也產量不高,條件甚至還不如處於島嶼中部地帶的黑水港,至少那裏沒有秋寒和不合時宜的降雨。翻閱這裏的農業數據,如果他們沒有胡亂記錄的話,這裏谷物的種子收獲比甚至只有1:4不到,壹畝地才能收個四十來斤,這可真是有夠寒磣。以後,這裏還是專心搞些別的吧,至於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谷物,我看還是從外部進口比較好。反正這裏漁業資源相對豐富,野外面積也很遼闊,勤快點的居民不難收集到足夠牲畜過冬的幹草,再加上出口特產以換回壹些谷物,也足以令本地居民們生存下去了。”梁向儉心裏思忖著,漸漸有了盤算。
  至於說為何不幹脆撤了包括皮城鎮、五百鄉(馬卡羅夫城,因編戶了五百家土人而得名)、榆樹鄉(斯米爾內赫城)這三個新定居點,唔,這是當初邵大帥定下的計議,老梁表示只能捏著鼻子認了,不做他想。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