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十八章 勝負手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by 孤獨麥客
2019-5-15 16:46
1695年2月18日,鹽城港外,壹艘蒸汽拖輪吃力地拖著壹艘大家夥,以兩節的低速在海面上航行著。
大家夥是標準排水量接近了4000噸的“汴梁”級鐵甲戰艦。這艘船剛剛經歷了壹次嚴格的抗擊打測試,結果很遺憾,中央動力設備被打壞了,蒸汽機停止了工作,不得不被海陵港軍事基地的拖船給拖走。
“我之前就說了,沒有設計風帆動力簡直就是壹種犯罪。這麽大的噸位,這麽強大的武備,如果因為動力系統失效而停在海上,那就實在太可笑了。”失去動力的“汴梁”號鐵甲艦甲板上,幾位面色難看的海軍軍官正在討論著。
剛才他們操縱著全蒸汽動力的鐵甲艦“汴梁”號到距鹽城港炮臺約壹海裏的地方,然後劃著小艇上岸,留下座艦孤零零地停在那裏,接受炮臺上二十余門不同口徑海防重炮的轟擊,看看是否可以在如此強度的彈雨洗禮下幸存下來。
抗擊打試驗的結果讓人喜憂參半。在大威力的艦炮轟擊下,有些裝甲脫落了——註意,是脫落,而不是被擊毀——但船體內部結構維持地還算可以。不過,在沒有安裝鐵甲的部分,船只的損毀程度就比較嚴重了,很多甲板、船舷被擊傷甚至擊穿,船體受到了嚴重的損傷。當然,以上這些都不是最尷尬的,因為都在海軍軍官們的預料之中,最讓人感到尷尬的,是船體中央的煙囪被擊毀,又兩顆實心炮彈神奇般地落入了動力系統之內,成功地癱瘓了這條昂貴的戰艦。
試驗結束後,海軍軍官們又劃著小艇上了船,仔仔細細地評估起了船只的狀況。別的情況還好說,大家都有心理準備,但動力系統被癱瘓的情況讓大家有些尷尬。其實這本來也沒什麽大問題,只需要對煙囪進行壹下改裝,防止四處亂跳的炮彈對其造成破壞就行了,但壹群反對純蒸汽動力的軍官就趁機發難,指責這種“不負責任的設計方案”,要求在船上加入壹套風帆系統,作為備份動力。
而他們的這種指責,不出意外也引起了其他人的反唇相譏:“得了吧,都什麽時候了,還不死心哪?看看我們現在的船體布局,上甲板、下甲板上的炮位都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位於船體中部的炮塔。那麽現在問題來了,妳想把風帆動力所需的桅桿裝在哪裏?提示妳壹下,炮塔所在的位置不行,那將是壹次巨大的改動,沒有人會同意的。”
話說“汴梁”號鐵甲戰艦的甲板布局真的是大不壹樣了。首先,它取消了上層甲板上的炮位以及側舷的炮窗,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鐵甲,這是壹項巨大的變動。其次,“汴梁”號采用的是船體中部炮塔布局的方式,即在船體正中心的位置依次布設了四個巨大的炮塔,每個炮塔裝備有兩門火炮,呈壹左壹右對稱布局。炮塔內采用的是北方兵工廠研制的最新式火炮(90式後膛炮),以便炮手們可以在不暴露自己的情況下完成火炮的裝彈、裝藥和射擊,生存能力大大加強。
而炮塔中部布局的設計還可以讓戰艦的重心集中於此,便於船只進行各種機動,更有效率地打擊地方目標。所以,從這裏我們已經可以看出,船上其實已經沒有太多位置安裝桅桿和風帆了,除非妳把炮塔位置進行改動,但這意味著壹系列的改變,甚至船體可能都要重新設計——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另外,妳也不能不考慮到風帆動力會帶來的額外重量。這樣大的船只,沒有四根主桅是不可能的,在加上密密麻麻的帆攬,這得增加多少額外重量?要知道,因為外殼包覆了太多裝甲的緣故,船體自重已經很大了,儲備浮力達到了壹個危險的程度——這是壹個問題,儲備浮力越低,水線下被擊穿所造成的麻煩就越大——如果再貿然加上幾個粗大笨重的桅桿及大量帆攬的話,戰艦的狀況會很危險,除非妳大量減少儲備彈藥和燃煤,給船體減重,而這是海軍所無法接受的。
所以,給“汴梁”號這種本就十分笨重的戰艦額外增加風帆動力,基本上是不可能了。“汴梁”號的動力,只有那三臺大馬力蒸汽鍋爐,別無其他!不管其他人再怎麽不滿,設計就這樣了,不會再更改了!
“現在蒸汽動力的可靠性其實已經很高了。咱們船上的這套系統,很多要求較高的精密部件,聽說都是用電動機床加工出來的。我有親戚在威海縣生活,東電公司在那裏建了壹個發電站,因此黑山工業公司就生產了壹些用電力驅動的機床,在威海縣就地組裝調試,然後加工了許多零部件供‘汴梁’號使用。妳別說,質量還真的挺好的,輪機艙的老侯跟我說,更換零件的頻次大大降低了,而且可靠性也增加了,不像以前那樣經常出些或大或小的毛病,雖然這些毛病不太影響航行。”又壹名中尉軍官插言道:“依我說啊,不可能有備份的動力系統了,‘汴梁’號其實已經非常可靠了,就這樣了。軍部那幫人整天盼著鐵甲戰艦趕緊正式入役,船廠那邊也被我們無休止的改動提議搞得很不耐煩,現在大家都疲憊不堪,都不想再折騰了。‘汴梁’號,再海試上壹年半載的,差不多就可以批量生產了。”
好吧,這位爺所說的‘批量生產’其實並不準確。因為造價昂貴的緣故,海軍也沒有足夠的資金來訂購個十艘八艘的,事實上“汴梁”級鐵甲艦基本上只會建造三艘,分別是“汴梁”號、“洛陽”號和“大名”號,全部部署在第壹艦隊,作為海軍艦隊決戰的勝負手。
船廠方面也不是沒有勸過海軍多訂購壹些,並明確指出買得越多,單船價格就越低,但海軍不為所動,他們花錢的地方實在太多,不但三大艦隊每年的開支無數,近海的炮臺花銷也很驚人,更別提還有人員培養、新基地建設等其他開支了,實在是拿不出太多的錢來訂購“汴梁”級鐵甲艦這種吞金巨獸。
不過他們也承認,這種只裝備了區區八門火炮的戰艦是強大的。皮實的裝甲是其最大的依仗,同時還有新式後膛炮,以及大馬力蒸汽機,雖然航速算起來仍然有些慢,但卻是敵人所無法摧毀的。想想看吧,在壹場雙方上百艘戰艦、幾萬海軍官兵雲集的會戰中,“汴梁”級鐵甲戰艦異軍突起,橫沖直撞,敵人火炮射出的彈丸在裝甲上叮當作響,而他們打出的炮彈卻在敵艦的船身上制造著壹個又壹個恐怖的缺口,這仗還能打得下去嗎?敵人有多大的勇氣幹挨打不還手?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戰艦定型並建造完畢後,第壹個接受部署的應該就是佛得角群島了吧?嘿嘿,陸戰營那幫家夥下個月就要開始演練奪島登陸戰了,屆時由咱們的鐵甲艦突然聖克魯斯港,將他們的炮臺給打啞火了,然後再讓陸戰營從容登陸,壹舉占領整座島嶼。加那利群島,早晚是咱們的囊中之物啦……”拖船仍在繼續拖拽著戰艦,眾海軍軍官們討論的話題,卻已經從備份動力系統的事情轉進到了如何使用鐵甲艦作戰的事情上了。而這,無疑是非常受這些年輕軍官歡迎的,他們紛紛參加進來,唾沫橫飛地討論著屆時如何使用“汴梁”級這種大殺器,打破戰爭平衡,迅速取得勝利。
而就在離他們不遠的壹處海面上,從北方采購貨物南下的壹艘隸屬於新庫爾蘭的商船正在慢慢駛過。船上的水手和官員們自然也看到這艘覆蓋著大量鐵甲的戰艦,很自然地,他們臉上都流露出了畏懼、慶幸等情緒。畏懼很好理解,這種武裝到牙齒的戰爭巨獸沒人不會害怕,因為它很容易打破雙方實力對比的平衡,成為左右戰局的勝負手。同時他們也慶幸,慶幸他們是與東岸人站在壹邊的,雙方是友非敵,這就足夠了。
這個時候,壹些殖民地的高級官員還回憶起了當年弗雷德裏克大公欲與莫斯科進行聯姻的事情。當時東岸人大發雷霆,大使趙貴幾乎就是指著大公的鼻子在罵了,威脅他不要忘恩負義,忘記是誰在保護他的政權。那個時候大公還很不服氣呢,庫爾蘭國內壹些人也因為東岸人囂張的態度心生不滿,其中就有壹些如今站在甲板上的人。但現在壹切不滿都煙消雲散了,大公閣下娶了壹位波蘭貴族小姐為妻,東岸人用鐵甲戰艦證明了大公選擇的正確性。不然的話,他們只需把船開到雅各布港壹堵,庫爾蘭人就絲毫辦法也沒有,只能就範。
對於海上貿易是其生命線的國家來說,果然海上強權的影響力要超過陸上強權,庫爾蘭的確是做出了正確的選擇。鐵甲戰艦呢,呵呵,歐洲有誰可以抵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