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吳霸春秋

迷惘的小羊羔

歷史軍事

公元前513年,吳國,五湖(太湖)。
千帆競走,波濤滾滾!
在煙波浩渺的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326章 淮水之戰

重生之吳霸春秋 by 迷惘的小羊羔

2024-1-7 21:23

  封上卿,封地壹個數千戶的縣,世襲罔替?
  這對於盜跖而言,的確是充滿誘惑力的。
  吳王慶忌的確是沒有虧待盜跖。
  畢竟相對於孫憑、伍子胥、孫武等功勛卓著的功臣而言,盜跖的封賞已經是了不得的。
  因為,即便是有滅國之功的伍子胥、孫武,食邑都沒有盜跖那麽多!
  “當真?”
  盜跖壹時間,頗為意動。
  “千真萬確!”
  田廣斬釘截鐵的道:“將軍若能棄暗投明,伐吳成功之日,齊侯便會兌現承諾。”
  “不過,在此之前,還請將軍能納上投名狀……”
  “齊侯要我作甚?”
  “將軍麾下有多少可戰之兵?”
  聞言,盜跖暗暗的盤算了壹下,便道:“吳國本土招募的士卒,不足以取信。我的舊部可戰者不下於三千五百人。”
  “如此甚好!”
  田廣眼前壹亮的道:“將軍要做的,就是在大戰之日,配合聯軍從背後突襲吳軍,亦或者趁著我聯軍攻擊吳軍營壘之時,制造混亂,以便於我正義之師,壹舉大破吳軍主力,壹戰成功!”
  “善。”
  盜跖立馬答應下來。
  ……
  盜跖與田廣秘密會面的事情,始終是沒有瞞得住慶忌。
  因為,黑冰臺的眼線可不是蓋的,內外皆有。
  雖說黑冰臺對外聲稱是專門刺探他國情報的機構,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吳國國內的官吏,也少不了就被黑冰臺監視壹下。
  只要不是心裏有鬼的人,也不怕被黑冰臺的探子監視壹下。
  對於盜跖,慶忌打從壹開始也沒有信任過他。
  所以在盜跖身邊安插的眼線可不少!
  “大王,盜跖反跡已現,要不要……”
  在壹邊的中車府令膠滑作了壹個抹脖子的手勢,其意不言而喻。
  殺!
  暗殺!
  要暗殺盜跖的話,的確不是太過困難的事情,但,慶忌自有主張。
  吳法論跡不論心,法不誅心誅於行!
  暗殺則是壹種不同的方式。
  尤其是黑冰臺的秘法隊的人暗殺,那是慶忌的壹種特權。
  慶忌搖搖頭道:“不妥。此時大敵當前,盜跖不管怎麽說,都是壹方大將,若被暗殺,難免人心惶惶……”
  “這……大王,難道大王要坐視盜跖叛變乎?”
  膠滑很是詫異的道。
  “可防患於未然。膠滑,妳即刻派出秘法隊的人潛伏於盜跖左右,再收買盜跖的心腹,若盜跖果真叛變,即刻誅殺。”
  “諾!”
  慶忌並不擔心,區區的壹個盜跖,能翻起多大的浪花。
  但是,他必須要未雨綢繆。
  名正言順的誅殺盜跖,遠比派刺客暗殺盜跖好的多!
  隨後,慶忌又下了壹道詔命,讓盜跖繼續駐防於雲陽,按兵不動。
  這是為了避免盜跖在兩軍對戰之時,給吳軍造成無法彌補的後果。
  當然,雲陽作為吳軍的大後方,實際上慶忌也不大放心的。
  畢竟雲陽距離金陵城不是太遠,朝發夕至,若是盜跖當真要叛變,屆時有大麻煩的會是吳國,因為都城金陵都可能被兵臨城下!
  ……
  二月初。
  齊侯杵臼在郯地會盟諸侯,參與的國家有齊、楚、宋、衛、魯、滕、薛、邾、莒、郯、曹、陳、頓、許,共十七國,或國君親至,或派出卿大夫代表參加。
  每個國家出動的兵力都不盡相同,小國動輒三五千人馬,像宋、衛、魯三國出兵壹萬以上,作為盟主國的齊國,則是出兵六萬人,可謂是傾國之兵了!
  至少,齊國已經將常備軍都派到了前線上,準備打壹場打勝仗,迫使吳國訂立城下之盟,或者直接滅吳!
  為了這壹戰,齊侯杵臼可謂是等了整整三十年!
  齊侯杵臼在會盟上宣讀吳國的罪行,要求吳國恢復井田制,並推翻此前所建立的壹切新法,同時得寸進尺的強令吳國割讓大江以北的城邑土地。
  這是典型的敲詐勒索,慶忌自然不會答應!
  不過,吳國與諸侯聯軍的這壹戰,已經是不可避免的。
  於是慶忌令王後季蔻監國,垂簾聽政,太宰季劄、左丞相文種與右丞相計然三人輔佐,垂拱而治。
  慶忌則是親率步騎五萬人,誓師之後,從金陵城出發,浩浩蕩蕩的奔赴前線。
  吳國原先的計劃是在徐地或者鐘吾地與諸侯聯軍展開大戰,只是計劃趕不上變化。
  齊侯杵臼在會盟後,就帶著十五萬的諸侯聯軍南下,兵鋒直指淮水,而非是借道鐘吾國或徐國!
  淮水即淮河,是華夏重要的內陸河流之壹,歷史上因為有獨立的入海口,流域廣大,與長江、黃河(大河)、濟水並稱“四瀆”!
  此時,在淮河的南岸,吳軍與諸侯聯軍正在對峙。
  “吼!吼!吼!”
  吳軍五萬人馬,劃分成十個偌大的方陣,分為中軍、左軍、右軍、前軍、後軍。
  中軍由吳王慶忌統率,基本上都是精銳,包括羽林軍、虎賁軍兩大精銳之師。
  前軍由禦史大夫孫武統率,包括八百人的陷陣營,大量的弓弩手與盾牌手。
  左軍由衛尉熊子丹統率,麾下多是戰車兵、武士。
  右軍由郎中令黑夫統率,麾下多是步卒、長矛兵、戰車兵等等。
  後軍由大司馬孫憑統率,幾乎是清壹色的步卒。
  此時,在廣袤的曠野之上,五萬名吳軍將士,身穿緋紅顏色的戰衣,頂盔摜甲,手中的長矛銅戈直指蒼穹,高聲嘶吼之間,壹股巨大的聲浪沖天而起。
  氣沖霄漢!
  前軍的盾牌陣好似壹道堅不可摧的防線,擋在吳軍將士的前方,盾牌手們或半蹲著,保持這樣的姿勢壹動不動。
  盾牌陣的後邊則是戰車兵和弓弩手,他們都目視前方,對於人多勢眾的敵軍,沒有絲毫害怕的情緒!
  自從吳國推行二十級軍功爵位制後,在吳軍將士們的眼中,對面的敵人,看起來就是壹個個行走的爵位和賞錢、土地……
  反觀對面的諸侯聯軍,各種各樣的將士都有,穿著不同顏色的衣甲,更有甚者,是被拉了壯丁前來作戰的,連壹套最基本的武器盔甲都沒有!
  這仗怎麽打?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