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豪商

大羅羅

歷史軍事

斜陽殘紅,透過高懸的,小小的囚窗照進了囚室,顯得格外淒然。
外面剛剛下過壹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三百章 發鈔權和大分封(二)

天下豪商 by 大羅羅

2019-4-3 18:22

  紀憶丟下即將開始的西洋戰爭,登上壹條槳帆快船拼命往宋朝而去的時候。武好古也準備要離開天津市了,因為完顏阿骨打統率的三萬大軍,日前抵達了科爾沁草原。
  阿骨打壹來,蕭瑟瑟就害怕了。雖然這個女人在共和二年冬天漲了回臉,大破合不勒的數萬萌古大軍。
  但是這回來的可是完顏阿骨打!蕭瑟瑟不敢托大,就給武好古寫來了求援信。還約武好古在承德相會,壹起深入討論軍情。
  武好古和蕭瑟瑟之間的友情,潘巧蓮和西門青也知道,不過她們倆都很知趣,從來不提。
  不過今天晚飯的時候,武好古提及了自己要去承德的時候,西門青卻接過了話題。
  “大郎,奴家聽說蕭太後有個女兒可是難得的美人,上回差壹點就嫁給大宋的太子爺了。”
  武好古壹笑:“可惜沒嫁成……怎地,大姐兒,妳想給余裏衍保個媒?”
  “咱家的信兒怎麽樣?”西門青笑著,“信兒也不小了,都入了騎士學院了,也是時候給他說壹門好親了。”
  把余裏衍娶進門?倒也可以考慮。
  武好古想了想,把目光投向潘巧蓮,“十八姐,妳看怎地?”
  潘巧蓮目光流轉,掃了西門青和武好古壹眼。西門青的心思,她當然是知道的。武義信也是西門青的兒子,如果娶了蕭太後的女兒,那無疑可以壯大武義勇、武義信兩兄弟的實力……
  不過潘巧蓮仍然不動聲色,“行啊……是時候給信兒也尋壹門親了。不過咱也不能不考慮孩子們的想法,奴和大郎妳可是兩情相悅,沒有父母之命的。”
  “對對。”武好古笑著,“這壹次就把信兒帶上,讓他在承德和余裏衍見面,能看上就好,看不上再換壹個。蕭太後身邊還有斡裏衍、大奧野、次奧野三個閨女,都生得不錯。”
  這三個閨女不是蕭太後親出,只是被她帶到了大定府,成了和親的籌碼。
  “大郎。”潘巧蓮道,“聽說妳想在南洋多弄幾個封國?可有這事兒?”
  “有啊。”武好古點點頭,“不僅要在南邊開拓封國,將來還得向東開拓。”
  “日本?”潘巧蓮感興趣地問。
  “更東面。”武好古回答。
  “日本的東面是哪裏?”潘巧蓮問。
  “是扶桑樹嗎?”西門青笑問。
  武好古搖搖頭,“據說是壹片寬闊無邊的大陸……在武王伐紂時,殷商太師聞仲就率領商人的余部和十幾個方國渡海去了那裏。”
  “有這說法?”潘巧蓮眨了眨眼睛。她可讀過不少書,從沒見過這種說法。
  “傳說,傳說而已。”武好古笑著,“是在幾只古簡上找到的記載。等到新壹代的軟帆快速大帆船造好後,就能派人去尋找東方大陸了。”
  這幾只古簡可是有來路的,都是杜文玉的哥哥杜文忠的作品——他可是開封府書畫文玩行出身的,雖然寫字、畫畫都壹般,但還是有點偽造古玩的手藝。所以武好古就讓他偽造了幾只西周古簡,杜撰了聞仲東渡的傳說。
  有了這個傳說,就可以開始探索新大陸的偉大事業了。
  “南洋的那些封國準備給誰?”潘巧蓮笑著將話題轉回了南洋,“勇兒、信兒有沒有份?”
  “勇兒暫時不封。”武好古搖搖頭道,“就算他不怕南洋的遙遠和瘴痢,也不能讓慶德公主吃這樣的苦啊。不過信兒倒是可以安排壹個國……其實也談不上國,給座城而已。能不能發展成國,得看他自己的本事。”
  不封武義勇是因為武好古已經將他當成了候補接班人了。
  武好古的嫡子武義久年歲還小,雖然很聰明,是南開書院的小才子,但未必能在將來支撐起整個武家。
  所以武好古必須把武義勇留在身邊!
  潘巧蓮看了西門青壹眼,笑著說:“西周時候的封邦建國,壹開始也不過是個城邑。許多封得遠壹些的國,還和戎狄蠻夷雜處。能夠變成國,是不知道多少代艱苦努力的結果。”
  武好古笑著,“信兒是有本事的,壹定可以闖出壹片天地,而且我這個當爹的也會助他壹臂之力。壹定挑個好地方給他,再多給些家臣部曲。”
  給兒子的地盤,當然不能差了。南洋都護府下轄的地盤就是首先,不是星州之外的星州半島(馬來半島)就是爪哇國。這兩塊地盤上已經有壹點中國移民了,而且也建立了城邑港口。
  另外,它們又守在東西方貿易航線附近,雖然不能攔路收費,但也不會受窮。
  武好古頓了頓,又笑道:“好地盤有的是,足夠孩子們分的。就算不封出去,咱也有的是錢,總不會讓他們受窮吃苦的。”
  “有的是錢?”潘巧蓮微微蹙眉,“內賬房雖然有點積蓄,可是要支撐起在遠海開拓國家的花銷,只怕遠遠不夠吧?”
  如果是武義久要去海外建國,內賬房的錢肯定是花不完的。
  可武義信……
  武好古明白潘巧蓮的那點心思,當下就笑道:“錢不是攢起來的,而是印出來的!只要銀幣和銀行券能通行天下,還怕沒有錢嗎?無非就是發點債票。信兒有了封國,自然可以發債。咱有了銀行券,自可以壓低債票的利息。借債拓土就會盈利了。”
  海外殖民地其實也分幾種情況,壹種是有金山銀山的殖民地,不用政府組織,老百姓就自己湧過去了。壹種印度阿三型的,國富兵弱,去了就當老爺。還有壹種則是美利堅型的,天選之國,但也是蠻荒之地,必須投資開發。這就需要壹個能變錢的金融系統支持了。
  ……
  開封府,玉清道德宮。
  壹身道裝的趙佶,正盤腿坐在壹張蒲團上,瞇著眼睛聽自己昔日的友人,如今的大周共和國執政府左相米友仁解釋武好古嫁女的條件。
  “……家師就是怕女兒在開封府受委屈,別無他意。誰不知道大宋的宗室看似高貴,其實就是富貴囚徒。對於尋常的富豪親貴而言,這等天家富貴也足以讓他們心動。可是武家在周國也是壹國之主,富貴尊榮雖然不及大宋天家,但也相差不多。而且還沒恁多拘束,自由自在,逍遙快樂。”
  潘孝庵和武好文今天也都在玉清道德宮,兩人也和趙佶壹般,做道士的裝扮。等米友仁說完,他們倆就先後開口了。
  潘孝庵道:“陛下,我朝如今連擁兵坐鎮壹方的節度使都有了,多個實封的王爺又有什麽打緊?而且京東商市、朐山縣城、郁州島的地盤並不大,連壹州之地都沒有。”
  武好文卻是不大贊成,只是搖頭:“就怕開了先例,日後止不住,封多了,天下就亂了。”
  米友仁笑道:“先例也不是鄆王所開,而是交趾郡王所開的。家師還有個建議,在交趾以南大封諸國。趙家壹半,武家壹半。封上十幾個國,行夏君夷民之法,將交趾以南的土地都分封了,只留幾個要沖由大宋、大周直轄。這些封國日後便是散掉了,也還是趙、武兩家的血脈。”
  “這倒不錯……”趙佶點點頭,“朕的子嗣頗多,都留在京城也太擁擠了。”
  趙佶現在有18個還存世的兒子,而且他才三十多歲,後妃又多,看著還得繼續生兒子。如果能生到70歲,兒子沒100也有80個。那麽多兒子都封親王,光是賜第和俸祿就是筆天文數字了。
  以後兒子還要生兒子,孫子還要生重孫子,繁衍上幾代說不定就有數千了。這可不是那種遠支宗室,而是近支皇族。按照代降的標準,兒子是親王,孫子是郡王,重孫子還是國公,便是旁系也得有個侯,封個官吧……數千公侯啊!平均壹個公侯壹年花銷幾千緡就是上千萬緡!
  更不用說在開封府城內建數千個座府邸的開銷了。府邸啊,給個“石庫門”是不行的,怎麽都得有個大院子吧?至少得是價值十萬緡以上的那種,幾千個大院,不得花費幾個億?
  看到趙佶動了心,米友仁接著忽悠道:“陛下子嗣眾多,百子千孫也不是不可能的,要都在開封府居住……光是置辦宅邸就是得掏空國庫了。”
  皇帝居然也要當房奴了!
  “……若是都封出去,無非就是壹百個國,壹千座城。天下之大,無邊無際,百國千城根本不是問題。況且子嗣太多的不僅是天家,哪家勛貴不是子孫滿堂?天家苗裔總還有份富貴。可是那些勛貴的子孫後代,落魄的可真有壹些。如果能封出壹百個國,不僅天家子孫有國主可以當,勛貴的子孫也有地方做官去了。”
  好像是這麽回事兒……
  “……如今天下多得不僅是宗室、勛貴,貧苦百姓也繁衍生息到了萬萬之數。其中下無寸土,上無片瓦者,不知凡幾。近年中原困苦,多有流離失所,流民成群,早晚為天下大患。不如果招為廂軍,分與諸王,遷往海外封國。若壹王得壹萬戶,百王便是百萬戶。中原少了百萬戶流民,海外多了百萬戶國人啊!”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