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吏

七月新番

歷史軍事

秦王政二十年(公元前227年)九月,秦國南郡安陸縣,傍晚時分,雲夢澤畔下起了雨,激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617章 汝之蜜糖

秦吏 by 七月新番

2019-5-17 22:14

  秦始皇三十四年六月,就在南征大軍病急亂投醫,欲將百越之地的森林燒成白地時,萬裏之隔的膠東,黑夫也打算點壹把火,卻是人心中的欲望之火……
  西南季風勁吹,煙臺港格外繁忙,隨著海東商社的建立,與海東的貿易進行得如火如荼。膠東商人們嘗到了兩地貂皮價格差異的甜頭,孜孜不倦地將膠東的奢靡之物運過去,滿足朝鮮貴族的需求,誘使他們壓榨百姓,使領民沒日沒夜地入山捕貂,怨聲載道,《管子》裏空想的貿易戰,竟然在這裏實現了……
  朝鮮貴族喜歡絲帛漆器,比朝鮮更落後些,尚不識這些奢侈品之美的東濊、三韓,卻偏愛另壹樣東西……
  吸取了去年大軍南下後,卻撲了場空的教訓,黑夫給扶蘇的建議是,別急著出兵。
  “滄海君余部,進入了馬韓與東濊之間的地域,壹直在規避秦軍。我軍客居海東,如此強大的武裝闖入馬韓、東濊領地,必使之驚恐警惕,說不好,就會被滄海君所利用,糾集馬韓、東濊阻撓秦軍。壹旦與之交戰結仇,孤軍深入的數千人,便會陷入泥潭中,而滄海君,又會帶著手下的亡命之徒們轉移到他處。”
  目的要明確,秦軍不為征服而來,只為消滅滄海君,完成秦始皇的任務。
  和南征軍全面樹敵的思路不同,黑夫認為,異域作戰,最重要的便是結交盟友,讓他們為己所用,不論是馬韓,還是東濊,都是可以爭取的。
  所以開春後,秦軍除去修築“韓城”,作為永久據點外,便是廣派使者商賈,與諸部“交朋友”。
  幾個月過去了,從海東那邊傳回來的消息看,成果不錯:奉官府之命,刀間、管通手下的商賈開始探索馬韓地區,馬韓人共有54個部落,分布在數百裏之內,大者人數上萬,小者數百。
  這些部落裏,以狗命名的還很多,什麽狗盧、狗素、狗奚……
  不管是貓是狗,無縫不入的商賈在先前那數十名海難後誤入馬韓的樓船之士帶領下,基本走遍了能抵達的部落,向馬韓的長帥們,送上大秦公子的禮物:絲帛、漆器、刀削、紅糖。
  馬韓的長帥對穿上去輕飄飄不能保暖的絲帛毫無興趣,漆器雖然花裏胡哨,但功能卻與粗糙的陶碗無異。
  反而是鋒利的刀削,還有入口後甜滋滋的紅糖,讓馬韓人眼前壹亮!
  刀具好理解,是部族生活必須的工具,至於糖,其實只要是人類,就很少有不嗜甜的。
  人類對甜早已上癮,上癮的原理,是壹段苦孩子的故事:當年人類還是猿猴的時候,嚴重缺少卡路裏,而甜食富含卡路裏,越甜越高能,於是見到甜食,人類就會本能地猛吃補充。
  這個原始記憶被寫進基因裏,和吃飯,睡覺,啪啪啪壹樣,成了本能。
  黑夫對此的解釋是:“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蠻夷也不例外。”
  吃糖時大腦的興奮區域,和嗑藥時的很相似,只是程度不同罷了,他前世曾聽過壹句電影臺詞:
  “糖的成癮性是可卡因的八倍,致死的可能性也有五倍之多。”
  雖然不知道這數據是信口胡扯還是實打實的,但馬韓人,尤其是長帥的妻女兒子,的確對這種蜜糖極其喜愛。吃了白送的那壹點後,意猶未盡,在下個月,商賈再來時,表示還想再吃。
  
  />
  這次就不能白送了,商賈們故意將紅糖說成了奇珍異寶,極其金貴的東西,馬韓人必須用貂、貍之皮來換。
  壹來二去,海東商社和馬韓諸部的貿易關系,只可惜,貂、貍之皮在馬韓也是稀罕物,兩三次貿易後,過去十幾年的存貨便換完了。漢江以南的地區,這些動物較少,壹時間沒法捕獲太多,而部落裏其他的東西,膠東商賈又不感興趣……
  就在馬韓長帥們犯難的時候,商賈卻提出了壹個誘人的建議:
  馬韓貧乏,當地也沒有太多貂貍可捕,沒事!
  “可以用滄海君黨羽的人頭來換嘛!”
  滄海君已經離開了後世漢城壹帶,遷到了帶水上遊,在當地立足後,頻繁結交馬韓、東濊。將秦人說成是殺人不眨眼的入侵者,將奴役三韓東濊。
  馬韓人原本將信將疑,但扶蘇建立韓城後,沒有貿然出動軍隊,反而派商賈對他們進行了友好訪問,又是送禮又是貿易,打消了諸部的疑慮。
  可如今,雙方熟悉後,馬韓就要在秦、滄海兩邊做選擇了。
  這個選擇,再容易不過!
  “秦人能給諸部帶來好用的刀削,好吃的蜜糖,滄海君能給我們什麽?”
  於是,從五月份起,便出現滄海君派去諸部進行聯絡的黨羽,半路被人截殺的事。而他們的人頭,隨即被送給商賈,換取幾斤紅糖,幾把刀削……
  滄海君手下的人頭,儼然成了半島南部唯壹指定貨幣,再回首看這場蓄謀良久的貿易,真是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如此,不過費紅糖萬斤,則滄海君黨羽將盡!”
  黑夫聽陳平來回復說,這個甜蜜而邪惡的計劃奏效,很是滿意,並不是每個馬韓部落都願意做這種血與糖的交易,但只要壹個部落做了,必然會引來滄海君的反擊。只要他們壹交兵,壹死人,事情就變得更復雜,派商賈使者煽風點火,將馬韓諸部綁到秦朝戰車上,壹齊進攻滄海君,是遲早的事。
  “等師出之日,處處受敵的,將不再是秦軍,而是滄海君了,在自己土地上陷入包圍,這種感覺壹定很糟。”
  滄海君不是能跑麽?可當他發現,半島之上,到處都是想用他們人頭換好處的部族,他怎麽跑?
  結果,嘴上說著不要,但黑夫還是又拉了扶蘇壹把,並教這個青澀的主帥壹件事:
  “戰爭,不僅可以勝於疆場,也可以勝於朝堂,勝於貨殖……”
  只要是為了勝利,便不擇手段!
  聽陳平說,扶蘇確實很贊賞黑夫的計劃,還評價道:
  “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監軍不愧是善用兵者!”
  ……
  海那頭,海東商賈們在源源不斷收到人頭,所以,膠東也必須每月送去數船紅糖,才能滿足這場交換。
  值得註意的是,這批紅糖,已非南郡、豫章所產,而是來自東海郡,因為工藝有區別,熬煮過頭,成色發黑,味道帶著壹點淡淡的焦苦,故曰“黑糖”。
  自從十年前,紅糖業在安陸興起後
  
  ,黑夫知道這產業遲早會被官府沒收,遂不禁甘蔗外流,甚至還白送給巴寡婦清家,使這壹行當漸漸傳遍各地:八年前傳至豫章,七年前傳至巴蜀,六年前傳至江淮、長沙,五年前傳至會稽……
  托了大壹統的福,消息和貿易都沒了阻礙,眼看販糖有利可圖,在各地廣興種植園,開設工坊的,多是占有大量土地的楚國舊貴族。
  壹年半前,少府終於按捺不住,將所有紅糖工坊購為國有,作為官府專營的產業,這種遍地出筍的局面才算終止,各地豪貴只保留了大片甘蔗地。
  而眼下,東海郡擁有蔗田最多的家族,卻是黑夫的老熟人,項氏,畢竟項氏在楚國滅亡後,依舊是東海郡最大的地主,除了家族大本營下相縣外,在淮南的廣陵、堂邑等地,還有不少封地,按照秦始皇“使黔首自實田”的政策,這些地並沒有被官府沒收,以項氏之財,養幾千兵都不在話下。
  不過,自打齊地諸田叛亂後,秦朝中央,便改變了政策,將齊地剩余的諸田豪貴悉數遷徙後,接下來,恐怕就要輪到楚地了……
  只是恰逢秦始皇發動南征,遷徙令才沒有立刻下達又是強征民夫,又是要將豪貴連根拔起,將貴庶壹起得罪,若如此,楚地估計也要造反了。
  是日,黑夫結束了在港口的巡視,與蕭何回到府邸後,正在商議今年的府庫收支情況,這時候,陳平卻匆匆至此,身後還帶著個風塵仆仆的人,登堂向黑夫作揖後,欲言又止……
  蕭何是聰明人,頓時明白了,立刻壹拍額頭,說是有份簿冊落在了辦公室,要去取來讓黑夫看看,遂告辭而去。
  走出廳堂後,蕭何回首看了看廳堂緩緩合上的門,所有所思。
  老蕭雖然依靠自己的能力,被黑夫倚重,提拔做了倉曹掾,開始發揮特長,掌管實權。
  可他很清楚,黑夫的第壹心腹,依舊是陳平。
  了解越多,蕭何就發現,黑夫那些遍布各地的鄉黨門客,多是由陳平負責,並通過他向黑夫稟報,這些事情,他和曹參這種“肱股”壹無所知。
  也正因到處安插著眼線,才能在進入沛縣後,就直接找到並征辟了他們這“三傑”吧?不過奇怪的是,蕭何和曹參倒是頗受重用,唯獨劉季卻混得不咋地,要麽做馬前卒,要麽當擎旗兵,拘著好幾年不讓回家。
  前些日子,黑夫似乎又改了主意,恰逢膠東派壹千郡兵支援扶蘇,便將劉季提拔做了百長,派去海東前線效力,說是給他壹個立功的機會,眼下老劉大概已到韓城了吧?
  總之,和黑夫做的其他事壹樣,讓人摸不著頭腦。
  蕭何再度想起去年這個時候,陳平的暗示試探,更加認定,這是黑夫授意陳平做的!
  “這位尉郡守,真是亦正亦奇,其誌不小啊……”
  蕭何搖了搖頭,雖然心中有些不安,但眼下他在船上太久,已很難下去了。
  “若世道亂了,這艘停在海邊的大船,未嘗不是好的棲身之所。”
  ……
  而在仆眾盡散的書房內,陳平也與那名被黑夫安排在東海郡下相縣,專門負責監視項氏的門客,向他稟報了突發的情況。
  “郡君,下相縣那邊,出大事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