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24章 舉不避親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2

  規劃中的督亢城倉,虎踞山頂。乃是督亢城的內城。
  城倉長,秩三百石。位不卑,權亦重。十分重要。首任城倉長,劉備心中已有人選。
  這便擇日將築造督亢城倉的計劃,公布於眾。
  督亢之地,位於水澤正中。被樓桑、酈城、臨鄉、大利,諸城環繞。水路通暢,便於漕運。且督亢丘陵地勢,居高建倉,亦利於倉儲。存糧不易腐爛黴變。
  城倉壹出,遂成邑中新鮮談資。少君侯號稱‘督造奇才’,妙想無窮。樓桑平地建起,酈城、督亢亦拔地而起。只是此二城,不過是尋常城邑。沒有像樓桑這般,擁有眾多令人瞠目的鑄造諸器。
  於是乎。八樓連橫的城倉壹出,便引來無數談資。
  城倉壹出,樓桑學壇也歡呼雀躍。與邑中百姓不同,學子們又看到了出仕的希望。
  城倉長以下,大小官吏近百人!
  學子們如何能不歡喜。尤其是陳寔、崔寔、劉寵三位大儒門下弟子。各個躍躍欲試。
  果不其然。少君侯青天白日,數次往來學壇,與恩師大儒密談。顯然與城倉有關。
  忙於收糧諸事的老族長,亦趕到府中。城倉將屯少君侯田租。作為劉氏壹門的麒麟子,老族長自當要為劉備把把關。府中上下,殷勤備至,不敢有絲毫怠慢。少君侯是君,老族長卻是宗親長輩。所談又是家事,自然不能慢待。
  等來劉備,老族長這便把心中所憂盡數道來。
  劉備側耳恭聽。不時點頭,未曾反駁。
  送走老族長,母親便問:家臣宗族,如何兩全?
  劉備笑道:無它。舉賢不避親,舉親不避嫌。
  母親欣然笑問:可是出自韓非子‘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之句?
  劉備點頭道:然也。
  三日後,少君侯廣發請帖,所請之人皆是劉氏宗親。
  老族長,二叔、三叔、四叔,大兄,二哥,四弟,皆從旁就坐。
  劉備以茶代酒,頻頻舉杯。皆是劉氏宗親,彼此熟絡,席間其樂融融。又令樂伎、舞姬,歌舞助興。共享王侯之樂。
  酒過三巡,老族長起身相問:敢問少主,何故飲酒?
  劉備這便放下茶杯:乃為壹件家事,想與宗親商議。
  三叔這便起身笑問:何事如此隆重?
  二叔亦放下酒杯,偷眼看愛子劉文。
  劉備這便將督亢城倉之事,細細道來。有道是‘高築墻,廣積糧’。‘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無農不穩,無糧則亂’。‘珍珠為寶,稻米為王’。‘雖有千金,無如鬥粟’。‘壹朝無糧兵馬散’。
  類似名句,歷史上不要太多。足見糧食是何等的重要。
  城倉長,食俸雖不如壹城之長。對壹方諸侯來說,實在是太過重要。
  事關生死,不可不察。
  見眾人皆沈默不語。劉備這便命人撤去酒宴。請來母親和兩位義母,居中正座。義父黃忠、兩位義弟也陪坐左右。
  劉備先向母親,義父、義母行大禮。然後端坐於母親身前。
  目光環視壹圈,這便喊了句:大兄。
  劉文渾身壹震。深吸壹口氣,這便穩穩起身。碎步走到堂中,跪坐在劉備對面。
  主臣有別。
  劉文五體投地,口呼少主。
  劉備伸手將他扶起:大兄,我意使妳為城倉長,不知意下如何?
  堂內壹陣驚呼。別說二叔,就連老族長亦未曾料到。
  劉文伏身再拜:才疏學淺,恐難勝任。
  劉備又笑著扶起:我已問過恩師。恩師說大兄‘為人淳厚,有長者風’,‘可堪大用’。便是壹城之長,亦能分擔。弟今以城倉長授兄,實乃大材小用。
  劉文再拜:如此,劉文領命。定當‘兢兢業業,如霆如雷’,不負少主所托。
  劉備命艷婢端來印綬,官袍。劉文雙手接過。
  待劉文更換官袍,劉備又讓他端坐在母親身前,自己居下首,行家禮。
  長幼有序。
  劉文含淚將劉備扶起。口呼:三弟。
  壹句三弟,險把劉備喚哭。再看二叔,已捶胸頓足,嚎啕大叫。想著前事種種,不禁羞愧難當。跪伏在母親身前,涕淚橫流。口呼:長嫂。
  母親亦垂淚。
  老族長以袖拭淚,堂內劉氏宗人,皆有淚光。
  待大兄就坐。劉備又將目光投向二哥劉武。
  白毦精卒,樓桑虎賁。劉氏宗人入選者,唯有二兄劉武。拜在義父黃忠門下,數年來武藝精進,弓馬嫻熟。已是什長。與呂沖家的阿鵑定親,待年後便擇吉日成親。
  與劉備目光壹碰,劉武這便轟然站起。果然是三叔的兒子啊。既能入選白毦精卒,還有何話說。赳赳武夫,昂昂壯士。
  龍行虎步,走到劉備身前,轟隆跪地:少主有何吩咐。
  劉備笑道:二哥可願自領壹軍,駐守城倉。
  劉武這便抱拳:喏!
  劉備甚喜。這便令艷婢端來官印,戰袍。授以城倉尉之職。秩二百石。壹年領俸十萬八千錢。全家除徭役,免租賦。
  當然,不僅當官可免。劉備食邑中“貴者、賢者、能者、學者,服公事者、老者、疾者、孕者”,都可免除徭役。
  三叔頻頻撫須,眼中盡是得色。
  劉備又叮囑大兄,城倉之內,唯才德是舉。可多納劉氏宗人,無需避諱。
  劉文稱喏。
  三百石,乃是次縣長的俸祿。月谷四十斛,壹年四百八十石。折算成今年谷價,壹年領俸十四萬四千錢。今漢以來,凡諸受奉,皆半錢半谷。也就是錢糧各半。目的,便是為了平抑物價。谷賤,谷不值錢,則由壹半的銅錢可以彌補。谷貴,錢不值錢,卻有壹半谷來彌補。
  劉備則是按當年谷價,全部折算成銅錢發放。原因是戶戶有美田五十畝,實在是不缺糧。樓桑繁華,用到錢的地方有很多。無需擔心季季大熟,谷賤傷農。劉備的酒壚、客舍,諸多產業,皆有最低收購價。如今又設城倉,可納糧百萬石。更不用擔心了。
  劉備又安撫神色間滿是艷羨的四弟劉修。說等他學業有成,再酌情另行安排。
  劉修拜謝不提。
  堂上宗親,心結盡解。
  義父、義母,亦點頭稱善。
  有道是家和萬事興。與母親並坐的兩位義母,還有與三母同列,自居右席義父黃忠,日漸融入劉氏家族。休戚與共,早不把自己當外人。劉氏宗人也以義主母,義主公侍奉。不曾有失。
  翌日,大兄劉文便走馬上任。領工匠督造城倉。二兄劉武自領麾下壹什白毦精卒,又從演武場引五百部曲,奔赴城倉。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