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78章 樂越匿地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4

  “樂越匿地”,見《漢書·西域傳》載:“康居國,王冬治‘樂越匿地’。到卑闐城。去長安萬二千三百裏。不屬都護。至越匿地馬行七日,至王夏所居‘蕃內’九千壹百四裏。”雲雲。
  冬治“樂越匿地”,夏居“蕃內”。乃遊牧行國風俗。西域行國,皆如此這般。非康居壹國所為。
  樂越匿地,其意可比後世“桃花源”。乃越冬隱匿之地。蕃內,或言“京畿之內”。遊牧行國,居無定所。所言所指,皆是大略方位。並無精確劃分。
  終北之地,十月冰封千裏。劍水冰凍三尺,車駕列隊通行。抵達堅昆,樂越匿地。
  居中有壹,漢式塢堡。
  相傳,乃李陵晚年所築,與匈奴妻居。新朝末年,盧芳亦遷居於此。其後為匈奴復株累若鞮單於,與王昭君所生長女,攣鞮須蔔居次,所居。
  塢為四阿式,重檐高樓。東西十五丈余,南北十丈余。墻厚八尺余,居中方形正堂不計,周遭另有精舍十九間。各舍,互相連屬,舍舍之間,另辟門戶。殿門正南,與南面大舍相通,大舍為前堂,充作迎賓之用。居中大堂,門開七扇,銅制鋪首,漢字瓦當:“天子千秋萬歲,常樂未央”。
  四方大塢,有雙層四面坡瓦蓋。地下設暖氣通渠,以石瑰砌成,曲折迥環,通大堂及過半精舍。余下不通暖之舍,內置火盆驅寒。
  塢堡以木柵為墻。俗稱,“須蔔居次塢”。“居次”意為“公主”,故省稱“居次塢”,或“公主城”。因須蔔居次,姓攣鞮氏,名雲。故又稱,“雲塢”。
  類似烽堠、塢堡。散布長城內外,為屯兵之用。前漢關軍,修築堠、塢,得心應手。李陵擇劍水上遊,為堅昆樂越匿地。居中築塢堡自守,以備萬全。不失宿將之名。
  誠然,此等規模,斷不可稱殿。換言之,李陵雖投匈奴,然並無僭漢之舉。
  前漢舊事,物是人非。功過自有,後人評說。何況季漢三興。前後二漢,皆已作古。家仇國恨,隨風逝矣。
  然,皇上立冬宮為武牧城。當可窺,帝王心思。
  堅昆阿熱,攜眾小王,出城十裏,列隊相迎。皇上與其,同車入城。
  木柵城郭,帳篷密集,人馬嘶鳴。別有生動。共入塢堡,恭請皇上,高居主座。皇上遂賜堅昆阿熱,座下獨坐。
  眾小王分居左右。皆循季漢宮儀,榻上正坐,不曾胡床垂足。謂“入鄉隨俗”,“客隨主便”。皇上乃東胡共主,號“大單於”。“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王駕所至,皆奉為主。入皇上塢堡,堅昆豈不隨漢俗。
  堅昆東毗高車,西抵烏孫。自北匈奴遠遁,羈縻於沒鹿回。日漸強盛。後世,更稱雄漠北。季漢三興,漠北都護府,赫赫威名。聞高車六氏並立屬國。沒鹿回部,亦置中郎將,出使領護。故堅昆阿熱,早有附漢之心。幸與皇上君流偶遇。先得印綬旗幟為憑,今皇上又禦駕親臨為證。
  堅昆單於,李存忠。當可名正言順,壹統各部,附漢歸順。
  皇上天下豪傑,少時便已“牽招劉備”,名傳塞北。征討四方,威名遠揚。今居九五之尊,季漢太上皇帝。和光同塵,天人合壹。得見季漢大單於天顏。與會堅昆小王,無不驚為天人。
  壹場宴會,盡收人心。
  席間,有絕色姝麗,歌舞助興。
  見胡旋舞中,雜糅漢家宮廷樂舞。皇上遂問其出身來歷。
  堅昆單於答曰,乃其從妹,攣鞮須蔔居次之裔。艷絕堅昆。人言,有寧胡閼氏,“昭君之貌”。又聞,未至及笄,便有西域強國,大小烏孫遣使求親。皆被堅昆所拒。
  今皇上君流十萬裏。三載漫漫征程,無後妃相伴,無人溫席。堅昆阿熱,欲獻妹君前。
  美人如玉,自薦枕席。
  終歸,盛情難卻。
  皇上,成人之美。
  堅昆單於,甘之如飴。獻妹侍君,可比和蕃之利。皇上笑納,又豈只為,秀色可餐。
  稍後罷筵。堅昆單於引皇上入內室。挑燈見寧胡閼氏畫像。方知此言非虛。單於從妹,確有昭君之貌。皇上遂以“嬙”字,為美人漢名。取字,麗姬。號,“堅昆太夫人”。
  李嬙,盈盈下拜。微風拂柳,婀娜多姿。
  翌日,皇上神清氣爽,洪福齊天。
  堅昆各部小王,攜重禮覲見。
  皇上君流,金銀珠玉,不便攜帶。皆轉授堅昆單於,以充軍資。余下寶馬神駒,悉數笑納。更有隕鐵迦沙,兵絕犀利。皇上亦命禦姬留存備用。如仆從、牛馬,悉遷北海冬宮。待三載而歸,純熟季漢宮儀,再入關中不遲。
  麗姬太夫人,當伴駕君流,料想,三載承歡,必得母憑子貴,位尊太妃。
  和親之禮,兩漢四百年,深入大漠。籠絡人心,無可匹及。須知,東胡舊俗,怒殺父兄,不害母親。皇上與堅昆阿熱結親。又賜印綬旌旗,封堅昆單於。試想,堅昆各部,必望風歸順。三載之內,足可壹統。彼時,遣使上京,百蠻貢職。皇上立為屬國,可將漠北都護府,西擴三千裏。直與西域都護府相接。終北之北,皆為漢土,無疑。
  堅昆利大。皇上稍作盤桓。十日之後,再行君流。
  徐州下邳,軍師中郎將,陳宮府。
  淮南使者,八廚之胡毋班,去而復返。奉袁術之命,細問呂布兵發,馳援淮南。
  陳宮遂面授機宜:“曹司空,遣其大將夏侯惇、夏侯淵、曹洪、曹仁,與李傕、郭汜、樊稠、楊定連勢,步騎數萬,八道攻淮。然漢中諸將,初投甄下,與司空諸將,尚未同心,何言勠力。此乃‘卒合之師’耳。謀無素定,不能相維。某策之,比於連雞,勢不俱棲,立可離也(改摘自:《後漢書·呂布傳》)。”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