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90章 萬軍叢中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2

  二賊授首,賊軍如鳥獸散。
  除去幾座王都大城,擠滿賊兵。散落各處的城邑,並無多少兵丁駐守。麯氏先登以曲為單位,分頭出擊。清繳殘敵,光復城池。
  南路賊兵遂解。
  又聞海賊大軍已北上。三千余艘大小船只,數萬賊眾,齊奔渤海而來。
  事不宜遲。橫海左司馬潘鴻親領麾下明輪鬥艦出西林港,逆北巨馬水而上,奔赴逎國。
  為防薊國增援,上谷烏桓已先行焚毀逎國港。以為能將薊國艦隊擋在河面之上。奈何數艘大小不壹的機關船,沿明輪鬥艦與野岸壹字排開。船翼翻轉,很快便拼起壹座下坡浮橋。
  所謂浮橋,便是指用船或浮箱代替橋墩,浮於水面為橋。軍用浮橋又稱舟橋。《詩經·大雅·大明》有“……親迎於渭。造舟為梁”之句。記載的便是周文王於十三年(前1184年)在渭河架浮橋,娶太姒為妻之事。今漢大河水道,亦有蒲津橋等舟橋往來南北。
  對於薊國將作館來說,完全沒有難度。
  舟橋搭設完畢,便有壹將拍馬沖下。正是後軍校尉張飛,張翼德,親領麾下壹千精騎,馳援逎國。
  恰逢月落日升,水霧彌漫。河灘枯草晨霧繚繞。早起的烏桓騎奴,三三兩兩趕往河邊取水飲馬。河中忽傳來陣陣馬蹄激起的水響。騎奴紛紛直起身,搭手張望。壹匹高頭大馬,冷不丁從霧氣中溢出。騎奴猛然後仰躲避,撲通壹聲跌坐淺水。
  宛如靈蛇般的矛尖,貼面而過。鋒利的蛇刃寒氣逼人,帶起壹串殷紅的血珠。
  伴著壓抑的驚呼,周圍騎奴紛紛跌坐淺灘。越來越多的騎士,呼嘯而去,竟將濃霧撕碎。
  這些卑微的騎奴,無壹人遇害。
  奴隸們先胡亂摸過己身,又互相看過彼此。性命猶在,眼中皆是劫後余生的莫名慌張。
  旭日初升,隆隆聲便響徹烏桓營地。張飛遙見王帳,蛇矛壹指。
  身邊精騎這便呼嘯而出,揮刀撲上。
  敵襲的馬蹄聲,草原人再熟悉不過了。何需哨兵示警,這便三三兩兩沖出帳篷,披掛上馬。草創的大營,散落四周的拒馬鹿角,早被繡衣吏暗中撤去。寨門亦被提前開啟。箭樓上守衛皆不見蹤跡,鮮血卻滴滿木梯。不用說,也在昨晚及天明前,被人割斷喉嚨。正因為屍體還未涼透,鮮血才未凝固,溢出箭樓,沿木梯流下。
  上谷烏桓王難樓亦奔出王帳。
  放眼望去,見來襲只有千騎。這便微微松了口氣。粗聲吆喝左右,迅速上馬迎敵。
  到底是馬背上的民族。片刻便有突騎抽刀上馬,三三兩兩奔出大營。
  看似胡亂搭建的帳篷,卻暢通無阻。突騎繞行期間,好似亂流歸海。轉眼便匯聚成壹支數量可觀的騎軍,奔殺而出。
  張飛壹馬當先。率領近衛精騎,突奔在前。壹千精騎快速擺成錐形陣,根本來不及張弓搭箭,與不斷壯大的烏桓突騎迎頭相撞!
  預想中,敵我雙方,迎頭互抵,人仰馬翻的場面,根本沒有出現。
  相撞的剎那。對面忽飛出壹條噬人鐵蟒。突騎頸間接連飆血,整個人斜刺飛出,倒撞下馬。
  錐形騎陣,宛如壹柄利刃,直插胸腹。烏桓突騎隊列,被從當中生生剖開。對面突騎壹分成二,左右斷頸,接連跌落馬背。我方精騎劈波斬浪,摧枯拉朽。壹舉鑿穿敵陣,殺入大營。
  丈八蛇矛,馬戰無敵。壹個字,粗長!百煉精鋼,雙開刃。被猛張飛舞動成鋸,專斷人頸。若遇強敵,便用矛尖蛇信,壹矛刺死不提。
  壹雙環眼鎖死上谷烏桓王難樓。如此兩點壹線,何其簡單。
  路遇帳篷,揮手劈開。路遇攔阻,飛身躍過。路遇截兵,壹矛刺死。壹千精騎橫掃大營,直沖王帳而去。
  打頭壹將,人馬漆黑發亮。手下無壹合之敵,左右無三合之將。萬軍叢中,只見壹支蛇矛虎虎生風,恰似烏龍狂舞,飛沙走石。沾之即死,觸之必亡。便有突騎舍命相填,頃刻間便人仰馬翻,血崩落地。被他破陣而去。
  眼看王帳在握,左右又有突騎悍不畏死,舍命沖來。
  張翼德怒從心起,壹聲暴喝:“呔——”
  吼聲如雷貫兩耳,又似大蟲下山崗。腥風撲面,戰馬受驚。不顧背上騎士呼喝,自顧四散奔逃。
  目光與那莽撞人隔空壹碰,上谷烏桓王亡魂皆冒,肝膽俱裂。此時不走,還等何時!這便奪過韁繩,翻身上馬。
  “哪裏逃!”頭頂炸雷再響,耳後疾風呼嘯。
  生死之間,被壹聲疾呼救下性命:“校尉矛下留人!”
  “哼!”手腕壹抖,吻向後心的蛇矛陡然偏轉,正中右肩,透胸而出。
  “啊啊啊——”心頭壹涼,人竟被淩空挑起。低頭壹看,蛇矛正卡在肋骨之間,血流如註。劇痛鉆心,饒是號稱草原雄主的上谷烏桓王難樓,亦放聲悲號。
  “想保此獠性命,還不下馬乞降!”將二分之壹處矛桿夾在腋下。張飛槍挑難樓,遍示眾人。散落大營的烏桓突騎,面如死灰,紛紛下馬。更有千夫長見勢不妙,率眾奪營而出。被迎頭壹陣箭雨,射落馬背。
  麯英領麾下部曲,早已斷了烏桓歸路。
  待平虜校尉文醜領麾下抵達,戰鬥早已完結。
  將難樓扔給軍士止血包紮,張飛這便趕去與文醜相見。
  “校尉何其晚來!”張飛嘿聲壹笑。
  “校尉何其猛也!”文醜亦當世壹流,擡眼便知張飛身手。
  “臨來時大哥已交待,自家事,自當上心。”張飛抱拳。
  “校尉且去歇息,余下交給某便是。”文醜亦抱拳。
  “有勞。”
  “不送。”
  壹千精騎,多有頓挫輕傷。皆無大礙。有繡衣吏記錄功勛,何須猛張飛善後。回去塗抹活血散瘀的跌打藥酒,不日便好。
  廝殺壹起,逎國國君便登城眺望。
  見薊國精騎如猛虎入群羊,殺得不可壹世的烏桓突騎人仰馬翻,血流成河。方知薊國勢強。天下已無人可出其右。心中感嘆萬千。身旁有猛虎側臥,此後需好生維系兩國關系才好。
  為避嫌。劉備此次未調動歸義三侯國壹兵壹卒。草原外的高車十二部,更是未動用分毫。所憑,皆是薊國兵丁。
  饒是如此,亦勢如破竹,壹戰而勝。
  兩位義弟,更視十萬賊軍如草芥。
  草草包紮,難樓與麾下千夫長、百夫長、等壹眾王庭高官,便被押解臨鄉。
  船停南港。聽聞上谷烏桓王被俘,萬人空巷。圍觀人群,指指點點。先時,禍害北疆如猛虎,邊民聞之變色,避恐不及的三郡烏桓中最強大的壹支。上谷烏桓,今壹戰覆滅。
  北疆皆平,薊國再無虎患。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