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38章 必有後報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3

  自先帝崩殂,何後遷入。西園屢經擴建。巍峨壯觀,氣象森嚴。
  尤其碧水環抱,自成壹體。高墻拱衛,吊橋往來。與南北二宮隔絕。園中流香渠水,連通濯龍園並陽渠。活水自來,氤氳生香。
  園中先帝曾建裸遊館。廣廈千棟,環抱萬金堂。周遭列肆、倉樓、武庫、馬廄等,各式建築,不壹而足,分布其間。再加萬金堂下,銷金錢庫,奇珍異寶堆積如山。
  西園,乃是壹座自生自滅,自給自足的巨型塢堡。縱觀洛陽百裏之地,也只比函園遜色。
  年前,何後又命人在渠旁新築壹港,稱西邸港。月月皆有西園專屬船隊,經由流香渠運來足量薊國新谷,及南北珍貨,並海內名產。
  供園中萬余兵卒,五千宮人,吃穿用度。
  話說,何後生財有道。無論是販賣流香仙水,還是望舒蓮子(早生貴子),皆得暴利。
  更加壹前壹後,王母降為彌月之喜,神女降為試兒之禮。於園內大擺筵席,斂財無數。還曾分得先帝半座銷金窟。園中積財,足夠十年所需。
  又何須十年。居喪三載足矣。
  財能通神。
  “西園衛”並“西宮姬”,對何後忠心不二。
  西園八校尉,更是如此。
  正因西園上下壹心。洛陽屢遭兵變,何後皆安然無恙。何況,今還有貴子,麟子傍身。誰敢以下犯上。何後死不足惜。然若傷及二子,追悔莫及。
  董卓雖貪財放濫,為人粗鄙。然卻擁有與生俱來,詭獸的狡詐與精明。
  此時此刻。太後相邀,必有緣由。無論如何,董卓皆不可錯過。甘願以身涉險。輕車入園。
  西園,雖不比南北二宮,縱橫捭闔,大開大合。勝在坐落有致,山水相逢。畢竟曾為宮廷苑囿。自有風貌。
  董卓壹路行來,不時掀簾窺探。先看園中精卒,堅甲利兵,氣勢如虹。又見院內宮妃,花容玉貌,婀娜多姿。
  聞“西園妃”,乃先帝豢養。年十四至十八,皆裙下開襠。後盡遷文陵守喪。得何後赦返。論美艷,比家中寵妾,何止高出十萬八千裏。
  董卓滾動喉嚨,壹時下腹如火燒。
  恐君前失儀,唯忍痛落簾。不敢再看。
  少頃,車駕入西邸,停在千秋殿前。
  伍孚下車相迎。
  待心平氣和,董卓這才整理衣冠,入殿相見。
  仰見壹人笑容可掬,立於軒下。乃碩果僅存之中常侍趙忠。董卓猛然驚醒,急忙收攏傲氣,趨步入內。
  趙忠其人,董卓焉能不知。避入園中,守護太後。足見壹斑。
  “臣,董卓,叩見太後。”董卓肅容下拜。
  “太師免禮,賜座。”簾內何後雲淡風輕。
  “謝太後。”再拜起身,趨步落座。而後眼觀鼻,鼻觀心。靜待太後發話。
  須臾,何後言道:“陛下年幼,遠不及元服。少主親政,故為天下所輕。先時,尚有薊王輔政。今薊王就國,朝中百官,群臣無首。卿既為太師,宜當輔佐陛下,切莫令朝政有失,社稷傾覆。”
  “臣,謹記。”董卓答曰。
  “朕,居喪未滿,不留太師歡宴。略備薄禮,聊表心意。”何後又道。
  “臣,卻而不恭。”董卓亦不推遲。
  “甚好。”何後音猶在耳,便有壹眾童子,魚貫捧盤入內。
  盤中陳列,皆為海外奇珍。董卓初登高位,何曾見過此等陣勢。環視身前諸多無價之寶,滿臉橫肉,無風自動。眼中貪色畢露。
  “太後厚賜,臣,惶恐之極。”董卓抖擻肥軀,五體投地。設身處地,不為五鬥米折腰者,普天之下,能有幾人。董卓又豈能例外。
  稍後,千恩萬謝,拜退而出。
  又見趙忠親領十妙齡宮妃,喜笑顏開,列隊車前。
  “亦是太後所賜。”趙忠耳邊低語。
  董卓心中慨嘆,悉數納去。
  躬身送別太師車駕。趙忠徐徐直身。昏花老眼,精光閃爍。
  太後此時出手,正當適宜。所謂“屢見不鮮”。待稍晚,董卓收禮到手軟,便是價高十倍,亦難動其心誌。今日結好,必有後報。
  回望千秋殿,趙忠感慨突生。漢室江河日下,黃門亦風光不再。不求東山再起,只求安度晚年。
  能人活到老,必有天助。尤其亂世之中。朱館長此言非虛。
  話說。
  董卓車駕,剛出西園。便有密報,送至南宮玉堂殿。
  宮中自有史門耳目。先行看過,史夫人如實以告。
  少帝聞之停筆:“此事當真。”
  “門下女徒,今為西園婢。常俸職千秋殿中。此事乃其親眼所見,焉能有誤。”史夫人言道。
  “太後遣董侯領壹眾逐鬼童子,為董卓捧盤。”少帝眼中戾芒盡起。
  “正是。”少帝之心,史夫人焉能不知。所謂董侯,便是王美人貴子。因豢養在董太皇永樂宮,故稱之。年前,二宮太皇,借賜婚安素,行暗渡陳倉。不料被何後識破。王美人貴子,終為其所掠。後豢養於西園。聞何後視如己出,頗多善待。
  “太後意欲何為?”少帝忽笑。
  史夫人斟酌言道:“董侯,畢竟為王美人所出。太後豈會親疏不分。”
  “或欺董侯年幼。欲結好外臣,行廢立之事。太後,垂簾之心不死。”少帝道破心聲。
  疏不間親。史夫人無言以對。
  自少帝暗中聯絡董卓、呂布等人。壹舉除二戚之患。便將壹朝之政,盡收於股掌之中。然畢竟年幼,與禮不合。先時,少府張儉,領黨人多次上疏勸諫。陛下置若罔聞。後遇南陽大水,合肥侯壹敗塗地。董卓並四方精兵十萬,挾威入京。拜為上公之首,總領朝政,必與陛下分權。
  故先有張儉,登門投靠。今又得何後,重金籠絡。似有內外結盟之勢。
  畢竟人心莫測。董卓如何作想,少帝焉能不警惕。
  “為今之計,還當如何。”史夫人問道。
  “聽之任之,以觀後效。”少帝逐字言道。
  “喏。”史夫人這便退下不提。
  何後借籠絡之機,暗行離間之計。
  壹石二鳥。
  董卓並少帝,焉能知曉。
  利字當頭。漢室天家,何談親情。再者說來,史侯自幼長於宮外。
  與何後不親。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