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歷史軍事

炊煙四起,黃狗亂吠,順著夕陽的余暉,將目光灑向院中那叢怒放的野花,呆坐在廊下的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39章 生子為尊

劉備的日常 by 熏香如風

2021-11-6 18:54

  先為西浦,再造東浦。舟橋相接,綿延海岸。
  漢人營造,多半如此。天下法式,大略相同。
  枝津縱橫,水患頻發。扶南水口,俱為野地。便是扶南國人,不識水情,亦難通行。得將作寺疏通,擇址立為港津。才有西浦創立。匠人蜂擁而至。
  季漢能工,築堤鎖水,支渠分波。水網匯聚,縱橫阡陌。如何變害為利,早已爛熟於胸。尤其圩田利器“魚梁堤”。斷水如截脈,無往而不利。今亦出“魚梁舟”。堪比工字舟,可註水坐灘。船入水澤,列隊要沖,開倉放水,魚梁自成。省時省力。
  季漢營城,日新月異。荒灘變良田,不過數月而已。今季不及,下季足矣。待馴田數載,地利盡顯。人煙輻輳,蠻荒無跡。“斜陽草樹,尋常巷陌”:“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人間至美,莫過如此。
  十裏水面,舟船列隊。間隔不遠,必見信標。信標所轄,便是深水航道。欲善其事,必利其器。將作寺,足稱國之重器。皇上將墨門並入大儒學,堪稱神來之筆。
  二位女王,爵室並立。三面琉璃壁,環視曠野。見將作寺公船,遍布枝津,周遭已立將作營地。待工匠陸續抵達,大建隨之興起。比及再來,已是滄海變桑田。不可同日而語。
  知微見著。皇上言,薪盡火傳,和合為漢。絕非空談。
  試想,“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東瀛倭人,得食皇上壹粒米,從此伏地認主,甘為驅策。正因知曉,天國真味。
  維天有漢,監亦有光。
  不等入港,便有公船迎上。言,金烏船宮,泊於南榮大澤。無需避易就難,逆入扶南水。再輾轉登岸。順下雲壤港,繞金甌角,過金甌港,逆蘭倉水,可入榮澤相會。雖有舍近求遠之嫌,然船運之便,遠超舟車勞頓,路途輾轉。
  二妃言善。這便循路而進。過雲壤港,繞金甌角。逆入蘭倉水口,直抵榮澤。
  金烏皇宮,赫然入目。
  漢使交接,橫海先艂,這便折返。
  金烏船宮。
  “拜見女王。”中書仆射蔡琰先禮。二妃雖出仙門,卻各領女國。自是女王無疑。
  “仆射免禮。”東女王,欣然壹笑。
  迎二女王入主位。蔡琰攜屬吏,從旁以侍。舉止有度,謙卑有禮。季漢家事,二女王早有耳聞。蔡氏二女,賢良淑德,才貌俱全。太皇範太後甚喜。已傳命督造苕華殿,為薊宮二十三殿。已備姐妹致仕,迎入家門。
  參見中書令趙娥,貴妃禮聘。料想,蔡氏二姝,亦不遑多讓。無非,早晚而已。
  有寵如斯,仍能處變不驚。足見家學淵源,德行出眾。
  稍待片刻。二女王,遂赴左右偏殿,沐浴更衣,用膳不提。
  只等扶南女王柳氏登船,共赴臨鄉北港。不誤九九重陽婚期。
  玲瓏天宮,迎風館。
  自年初伴駕凱旋。雲霞禦姬,悉遷館中安居。遠征北天竺,朝夕相伴,侍寢夫君。貞絹為憑,《起居註》可證。十月懷胎,壹朝分娩。俱是皇上骨血。
  自入秋以來。累日,喜訊不斷。宮中禦醫、侍醫,晝夜輪替。麟子呱呱墜地之聲,此起彼伏。最喜莫過太皇範太後。皇上三百子嗣,多已入學。心中所憾,宮中不聞兒啼。再得百子,焉能不喜。漢室添丁進口,雙喜臨門。添丁,謂有後。進口,言有內也。後宮產子,皇上大婚。豈非喜上加喜。
  最忙,莫過皇上。
  家國天下,分身乏術。國事正酣,房事正濃。喜報頻傳,措手不及也。
  母子平安,無壹難產。
  雲霞衛,皆出古羌。身長七尺,颯爽英姿。弓馬嫻熟,深通武技。翻山越嶺,如履平地。長於冰川溪谷,凍土高原。與野獸為伍,與虎豹相搏。矯健異於常人,難得守身如玉。平日護衛,不顯山露水。床笫之間,別有洞天。羌女多情,朕見猶憐。
  壹發而不可收拾。乃至締結龍種。母憑子貴。
  太皇範太後,有言在先。太妃以降,“生嗣位尊”。毋論生男生女。太姬可尊太夫人,太夫人可尊太妃。皇上尊太上皇帝。首開萬石君,家俸亦於官俸比同。帝後皆食萬石君。貴太妃食萬石祿。太妃中二千石。太夫人亦足食真二千石。太姬亦得二千石。家中父兄,亦升民爵壹等。
  母憑子貴,生子為尊。
  循《季漢宮儀》。母子同室足月,麟兒便入東宮育嬰。稍後,母妃需親入東宮哺育。若遇侍寢,亦需先哺乳盡,再入合歡殿。
  後世俗語謂,“有奶便是娘”。可知夫君心意。食壹人之乳,跪壹人為母。養育之恩,無以為報。除此之外。受人恩義,皇上皆可報償。
  天下豪傑,唯我漢皇。
  今日又得二子三女。皇上難掩喜色。
  百官賀帖,紛至沓來。皇上稍得空閑,隨手翻閱,受益匪淺。專設博士,掌百官帖。皇上自有遠見。好比尋章摘句。百官帖上之言,皆是義理之精要。稍後,傳授諸子,必有奇效。
  皇上富有七海。海外廣袤之土,地利未顯。待諸子及冠為王。二十載向化,便是荒洲,亦當廣有人煙。諸子為王,足可豐衣足食。再領國人,開拓內陸,據擁荒洲,指日可待。
  相者言,日角之相,此子不凡。
  細觀皇上子嗣,多嶄露頭角。自非,常人可比。
  皇上以身作則。百官上行下效。爵民爭相效仿。國老重臣,苦心孤詣。改饒妻制,為媵制。和合之風,血脈相融。兄弟鬩墻,外禦其務。互為表裏,豈忍捉刀相向。多措並舉,五胡四夷,皆歸向化。壹戶爵民,可和壹戶之親。壹門勛貴,可和壹部之親。漢室壹家,和四海蕃親。
  季漢行事,生子為尊,以和為貴。
  此亦是,儒家之精要。
  皇上立大儒學,獨尊儒術之心。天下有目共睹。
  儒宗判君流十萬裏,皇上求仁得仁。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