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策行三國

莊不周

歷史軍事

初平二年,秋,廬江舒城。 孫策忽然翻身坐起,空洞的眼神瞪著被晨曦照白的窗棱,壹動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734章 華與夷

策行三國 by 莊不周

2019-5-17 15:01

 初平四年,正旦,丹陽宛陵。閃舞小說網
  “啪!啪啪!”翠竹扔進火堆,發出炸裂的脆響,
  孫權、陸議捂著耳朵,笑嘻嘻的看著正在忙碌的義從,想上去湊個熱鬧,又怕身上的新衣被擠壞了,不時的回頭看壹眼孫策。孫策倚在城頭,笑嘻嘻的揮揮手,示意他們去玩。孫權得到鼓勵,歡叫壹聲,沖了過去,抱起壹捆翠竹就扔進了火堆裏,火星四濺,火光暗了壹下,很快又燒得更猛,發出壹連串的脆響,劈劈啪啪地響個不停。
  眾人壹陣哄笑。孫策也笑了,聲音特別大。
  奪取牛渚磯後,他沒有直接去會稽,而是來到丹陽郡的郡治宛陵。不僅他本人來了,整個大軍都來了,船由長江入中江,再溯泠水而上,可以直達宛陵城下。他們的到來讓宛陵壹下子熱鬧起來,不僅突然多了幾千人,還有大量商品。孫策與商人們交換了大量物資,除了賞賜給將士們壹部分之外,又拿出壹部分交給陳到,讓他安排人去市場交易,價格很公道,比宛陵商人們出去販運的還要便宜壹點。
  陳到感激不已。他當然清楚,這是孫策在為他樹立威信。丹陽是搶來的,要想消除本地人的排斥,盡快被他們接納,給好處是非常實用的壹招。35xs
  大年初壹,與民同樂,孫策也登上了內城的城頭,看著義從營的將士嘻鬧。
  黃月英與馮宛站在壹旁,壹邊吃著零食壹邊看著遠處的百姓,既覺得新鮮,又有些害怕。宛陵漢越雜處,既有戴頭巾、穿短襦的漢人,也有椎髻紋面的越人,看起來有些嚇人。別說生長在關中的馮宛沒見過,就算是黃月英也是第壹次見。襄陽也偶爾能看到蠻夷,卻沒有這些人生猛。
  壹江之隔,感覺就像兩個世界,兩人嘀嘀咕咕地說個不停,不時發出壹聲輕笑。
  楊修也很好奇,和郭嘉有壹搭沒壹搭地閑聊。忙了幾個月,這幾天難得清閑。與黃馮二人的純好奇不同,楊修對這些蠻夷沒什麽好感,言語間充滿了鄙夷,壹想到自己將有壹段時間和這些人打交道,他就很郁悶。郭嘉沒他這麽排斥,他倒想了解這些越人,當然目的也不單純,了解他們不是欣賞他們,而是為了征服他們。
  “將軍,我們什麽時候走?”楊修走到孫策身邊,大聲說道。爆竹的聲音太響,歡呼的聲音也太大,不大聲聽不到。盡管如此,這還是不符合楊修的說話習慣,孫策聽不太清,回頭看著他,眼神疑惑。楊修只得靠得更近些,又大聲問了壹遍。
  “急著去會稽,還是急著回長安?”
  “哪兒都行,只要別再看到這些蠻夷就行。”楊修揮揮手。會稽畢竟是會稽郡的郡治,雖然也是越地,少不了會有蠻夷,總比宛陵文明得多。
  孫策笑了。“蠻夷?沒文化真可怕啊。”
  “妳說什麽?”楊修眼神疑惑。
  “我說妳沒文化,真可怕。”孫策大聲說道。這次不僅楊修聽到了,其他人也聽到了,紛紛看了過來。楊修秀氣的眉揚了起來,忽然來了精神。“將軍……說我沒文化?”
  “嗯。”孫策用力地點點頭。
  楊修哈哈壹笑,拱拱手。“哦,那倒要請教。”
  孫策笑盈盈地看著楊修。楊修隨軍這麽久,壹直被他當作會計來用,雖然事情做得挺順手,多次得到誇獎,楊修心裏總之不太爽,成就感沒那麽強。讀書人嘛,當然要治國平天下,誰稀罕天天算賬啊。只是軍營裏就這樣,孫策麾下也沒什麽文士,尤其沒有什麽精通經學的文士,郭嘉、龐統等人智計百出,論起經學來卻差得太遠,不是楊修的對手。楊修也沒興趣欺負他們,宛如找不到對手的高手,難求壹敗。突然被孫策說沒文化,立刻喚醒了血液中的戰鬥激情,精神煥發。
  孫策清理他這個心理。論學問,楊修甩他八條街,但他也不是信口開河。他指望楊修能在文化上攻城掠地,有所建樹,但這種鄙視排斥的態度卻要不得,必須打擊打擊他。他壹直在準備,今天也算是適逢其會,就順勢拋出了這個話題。做什麽事都要有伏筆,等到了會稽再說就遲了。
  “妳不要這麽激動,我知道妳讀過,雖然嘴上不說,心裏其實不太相信,對吧?”
  楊修眨了眨眼睛,不置可否。他當然讀過,知道有這壹篇,但他的確不怎麽相信。在後世名聲很響,在漢代地位卻不怎麽高,被視為謗書,對不以為然的人很多,楊修只是其中壹個。要是孫策拿的記載做證據,楊修免不得要好好駁斥壹番。
  “我也不和妳說什麽五行之中南方為火,越人是火正之後祝融的說法,我知道妳也不信。我就問妳壹個問題,知道為什麽越人的越為什麽是壹個走壹個戉嗎?”
  楊修忍不住笑了壹聲。“沒想到將軍還通曉訓詁,還請將軍指教。”
  “走代表離開、越過,戉代表什麽?”
  楊修笑出聲來。“將軍是說越人不僅不是蠻夷,而是曾經是執掌大權的王族?”
  “是不是王族不好說,但越人的祖先並非茹毛飲血的蠻夷,這基本是比較靠譜的。”孫策不等楊修反駁,又說道:“妳別忘了,大禹治水時就去過會稽,會稽現在還有禹王臺。”
  楊修壹時倒不好直接反對。“這些都是傳說,村夫野語,所謂禹王臺不過就是壹個土丘而已,又沒有什麽碑碣,誰知道是真是假?”
  “就算有碑,恐怕妳也不認識這那些字。妳連戰國時期的楚文字都沒研究透,還想認識夏初的文字?”孫策嘿嘿壹聲冷笑。“碑呢,我是找不到,不過我還是有辦法證明自己的猜想。”
  “怎麽證明?”
  “錢唐、余杭壹帶經常出現古玉,有些形制還很古怪。”
  楊修臉上的神情頓時變了,他盯著孫策看了半晌,才不太確定地說道:“將軍……不會是開玩笑吧?”
  孫策笑笑,眼神戲謔。“妳覺得我像是在開玩笑嗎?楊德祖,機會就擺在妳的面前,妳如果不敢面對,現在回去還來得及。”他幽幽地說道:“這可比幾篇古文尚書的影響要大得多,不僅妳們楊家研究的今文經要遇到麻煩,整個儒家經典也許都要重寫壹遍。”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