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國

莊不周

歷史軍事

初平二年,秋,廬江舒城。 孫策忽然翻身坐起,空洞的眼神瞪著被晨曦照白的窗棱,壹動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547章 英雄造時勢

策行三國 by 莊不周

2019-5-17 15:01

 孫策與其說是勸周瑜,不如說是給自已打氣。
  他清楚自己的願望有多麽超前,也清楚自己將要面臨多少困難。先行者不好當,能享受勝利果實的先行者寥寥可數,絕大多數的先行者都成了烈士,**上的,精神上的。他們也許能得到後世人的追思,在當代卻是誨譽參半,難得善終。
  漢代獨尊儒術已經有兩三百年的時間,形成了無數以經學傳家的世家門閥,這些世家不僅通過經學入仕,還通過所謂的家法、師法形成對教育的壟斷,已經是壹個龐大的既得利益集團,就算不是所有的讀書人都在其中,至少也有壹半,以門生、故吏的形式形成壹個錯綜復雜的關系網。
  經學是沒落了,玄學興起,但這是壹個持續幾十年的過程,絕不是壹朝壹夕的事,他想縮短這個過程,而且想要改變儒門自我更化的方向,絕不是壹件說起來那麽容易的事。時機不成熟,努力越大,反彈越強。
  賈誼和董仲舒相差幾年?如果賈誼沒有早死,估計就沒董仲舒什麽事了。
  改造思想從來是壹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暴風驟雨式的改革只會適得其反。更大的問題是他自己只知道目標,或者說他覺得應該往那個方向努力,卻不知道那個方向能不能達到,更不知道怎樣才能達到。即使是他自己有時候也說不清楚真正的精英階級應該是模樣,因為他也不是精英,除了書本上的知識,他對政治的了解非常有限。
  在這種情況下,他不可避免地要倚重這個時代的精英,比如郭嘉,比如周瑜。尤其是周瑜。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說,如果不是機緣湊巧,周瑜都更像逐鹿天下的那壹個,他也好,歷史上的孫策本尊也罷,應該給他打工才對。唯壹的優勢就是他知道周瑜,周瑜不知道他的底細。所以當初能用爭霸天下來忽悠他,現在爭霸已成既成事實,他必須及時提出更高遠的目標,既讓周瑜有繼續向前的動力,又讓他覺得困難重重,非自己所能達成,只能聽他的指揮,無心他顧。
  什麽叫領袖?領袖就是把自己的目標變成更多人的目標,壹起奮鬥,拋頭顱,灑熱血。
  好吧,聽起來有點像搞傳銷的,但理就是這麽壹個理。
  “英雄造時勢。”周瑜沈吟著,眼中有星光閃現。“什麽樣的英雄才可以造時勢?”
  “當然是真英雄,大英雄。”
  周瑜轉過頭,目光灼灼地看著孫策。“秦始皇,漢孝武,可以算嗎?”
  孫策思索片刻。“秦始皇不算,漢孝武勉強。”
  周瑜無聲地笑了,伸手拍拍孫策的肩膀。“伯符,妳能造時勢,我不能,我最多趁勢而起,建壹番功業,光大門楣。比如說,利用妳在荊州打下的基礎攻取益州。”
  孫策含笑不語。妳這麽想最好的,要不然反倒麻煩了。“只要妳的方案能得到大家的認可,我為妳掠陣。妳在夷陵那麽久,對三峽的情況了解如何,能解決樓船逆水而行的問題嗎?如果可以,將甘寧的水師調回來助陣,也能增加壹些勝算。”
  周瑜搖搖頭。“三峽灘險水急,大型樓船下行還好說,上行難度太大,暫時還找不到好辦法。我的想法還是先取漢中,截斷益州與關中的聯絡。”
  孫策眉頭微顫,隱隱覺得不妥,但他卻沒有急著發表意見。“為什麽?”
  “壹來有理由,妳與袁紹對陣時,吳懿曾出兵騷擾,被徐晃擊退,我們出兵漢中,師出有名。二來益州是朝廷手中幾乎是唯壹的財賦來源,切斷益州與朝廷的聯絡,朝廷就無法坐大。伯符,從各方面收到的信息來看,天子聰慧,只是受限於關中人力、物力,這才難有作為。如果被他抓住機會,就算不能中興大漢,割據壹方也是綽綽有余。袁家四世三公便能如此,大漢四百年的基業又對人心有什麽樣的影響力?如果天子展露出英主之姿,人心思漢,天下事未可知。別的不說,黨人最近的變化便是征兆。”
  “黨人?”孫策立刻警覺起來。“他們有什麽變化?”
  “王允去世,以他為首的老黨人相繼沈默,已經無法左右天子,現在對天子影響最大的是荀彧這樣的少壯派。荀彧原本唯王允馬首是瞻,壹心以改朝換代為目標,認為大漢火德已終,只有新朝才能帶來太平,但這幾年的大亂讓他改變了主意,他現在更希望輔佐天子,中興大漢。”
  孫策心情有點沈重。從荀彧拒絕張纮的邀請,執意要去長安,他就知道荀彧會成為保皇派,可是現在聽到這個確切的消息,他還是有點失望。荀彧也許不能上陣殺敵,也變不出糧食,他在關中的新政不過是對南陽的模仿,但他代表著壹大群人的態度。
  劉巴、劉曄只是其中的代表而已。以歷史上曹操的實力,建安末年的天子早已淪為傀儡,還有那麽多人前仆後繼,阻止曹操邁出最後壹步,更何況現在天子還有壹戰之力。周瑜要攻取漢中,切斷關中與益州的聯絡,主要還是想削弱朝廷實力,拿下益州,朝廷的希望就渺茫了。
  “關中四塞,本是易守難攻之地,只是人口流失,朝廷難以自給。妳有沒有想過,如果天子就食益州,形勢將如何變化?”
  孫策心裏咯噔壹下,後脊梁開始冒涼氣。他意識到了危機所在。關中人口損失太大,短時間內無法恢復。如果考慮到整個氣候的變冷趨勢,關中的形勢很難逆轉,不管朝廷怎麽努力,關中都很難再現天府之國的盛況。可是益州不同,益州簡直就是壹個放大版的關中,如果天子退守益州,維持壹個割據政權綽綽有余。更要命的朝廷還控制著關中,這可比歷史上的劉備強太多了,簡直就是壹個降中對的變形版,攻也許不足,守卻綽綽有余。
  “公瑾,這是妳猜的,還是有人向天子建議了?”
  “我猜的。但朝廷不乏人才,向天子提出這樣的建議是遲早的事,也許已經有人提出了,也許即將有人提出。伯符,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壹旦天子退守益州,再留壹大將鎮守關中,與冀州相呼應,我們可就腹背受敵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