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國

莊不周

歷史軍事

初平二年,秋,廬江舒城。 孫策忽然翻身坐起,空洞的眼神瞪著被晨曦照白的窗棱,壹動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747章 廢物

策行三國 by 莊不周

2019-5-17 15:02

 關靖楞住了,盯著劉備,壹動不動。劉備皺著眉,轉身欲走。
  關靖突然反應過來,壹個箭步上前,攔住劉備,拽住劉備的袖子。“府君,靖以為不妥。”
  劉備的臉突然變了色,掙脫關靖。“元安,妳沒見過孫策其人,不知道他的稟性。他歷次作戰都是率精騎直突中軍。如果他圖謀幽州,我就是他的目標,上了他的船,還能活著回來嗎?”
  “府君,妳是怕他嗎?”
  劉備也楞住了,不敢置信地看著關靖。他與關靖相處這麽久,還是第壹次看到關靖如此直接,壹點情面也不留。他的臉紅了又白,白了又紅。“元安,妳這是何意?”
  “府君,狹路相逢勇者勝,若未戰先怯,如何能勝?”
  “誰……誰說我怕他?”劉備也急了,扯著嗓子喊道:“我為何要怕他?這兒是幽州,不是中原,我是主,他是客,我……”喊了兩聲,又覺得反應過點過激,讓人看起來真有些怕孫策似的,連忙又降了聲音。“我……我是擔心袁譚趁虛而入。”
  “如果府君擔心袁譚,那就更應該去迎接孫策。孫策到此,妳不親迎,於情於理都不合,只會讓人覺得府君與孫策不和,孤立無援。如此,公孫續、太史慈就不是助力,而是對手。如此,袁譚才會趁虛而入。”
  劉備眨著眼睛,猶豫不決。他覺得關靖說得有理,但他真的不想面對孫策。離開豫州這麽多年了,他總覺得孫策對他有成見,想找機會取他的性命。當初在小黃,如果不是簡雍苦諫,孫策根本不可能救他。現在孫策壹心想取幽州,這時候去見他,萬壹被孫策哢嚓壹刀砍了腦袋怎麽辦?可是如果不去,孫策生了氣,讓公孫續、太史慈從他背後捅壹刀,也確實夠他受的。就算孫策不計較,讓袁譚、張則看出他與孫策的貌合神離,也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總而言之,如果不去,後果很嚴重。
  見劉備猶豫,關靖又說道:“府君在中原時,曾是孫策故吏,妳回到幽州,在漁陽屯田練兵,也多得孫策支持,就連府君腰間懸的劍都是孫策所贈,如今他奉詔巡視至此,府君避而不見,還要他來安次見妳,這未免有悖道義,靖雖愚昧,竊為不取。況且……”關靖頓了頓,又道:“府君不迎,難道讓關羽去迎嗎?”
  劉備心裏咯噔壹下,咬咬牙,用力拍拍額頭。“我再考慮考慮。”
  關靖躬身施禮。“府君,當斷不斷,自受其亂。泉州就在海邊,關羽很快就能收到消息。”
  劉備心亂如麻,連連擺手。“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關靖退了下去。劉備在堂上來回踱步,猶豫不決。他實在不想去見孫策,但他又不能不去。道義什麽的且不說,讓關羽單獨與孫策見面非常不妥。關羽義字當先,孫策來了,他肯定會去見,而且他壹向自行其事,根本不會考慮到這麽做會有什麽影響。孫策慣會花言巧語,蠱惑人心,關羽若是中了他的毒,不知道又會捅出多大的麻煩來。
  劉備想來想去,派人叫來趙雲和張飛,把自己的兩難困境壹說,希望他們幫自己拿這個主意。趙雲、張飛都覺得應該去,不過應該做些準備措施,以防變生肘腋。張飛則留守安次,以防袁譚有異動。
  他們商量來商量去,決定第壹件事是給關羽送信,讓他做好防範措施,尤其不能單獨和孫策見面。然後集結三千精騎,由趙雲親自率領,護送劉備,既是保證劉備的安全,也作為儀仗,表示對孫策的重視。
  ——
  得知劉備將率三千精騎前來歡迎自己,孫策啞然失笑。
  “我真是受寵若驚。”他對先壹步趕來接洽的關靖說道。
  關靖笑道:“府君對君侯感恩在心,得知君侯奉詔巡視八州,喜不自勝。幽州百戰之地,黎民受苦已久,若君侯能平定幽州,使幽州黎民重沐朝廷恩澤,誠幽州之幸,朝廷之幸。”
  孫策笑而不語,關靖處處往朝廷身上扯,自然是要提醒他誰才是真正的對手,不要把註意力放在劉備身上。這人雖不出眾,卻也是劉備麾下不多的明白人。歷史上他為公孫瓚殉死,也算個有底線的人。這樣的人就留在劉備身邊吧,讓劉備能多撐壹會兒。公孫續身邊不需要這樣的人,軍謀處有太多可以選擇的謀士,他已經安排好了。
  “長史是幽州人,又任公孫伯珪長史多年,想必對幽州形勢有所了解,能否指教壹二?”
  “不敢,君侯有問,靖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妳剛才說平定幽州,不妨就從這裏說起吧。”孫策倒了兩杯茶,伸手相邀。“聽麋子仲說,妳是幽州人中難得喜歡喝茶的,備了壹些,請長史品嘗。”
  “那我就卻之不恭了。”關靖接過茶杯,心裏很舒坦。他和麋竺只見過壹面,麋竺居然還記得他喜歡喝茶,孫策又特地備了茶款待他,不管這裏面有多少客套的成份,禮節總是讓人滿意的。他喝了兩口茶,連連點頭,贊了幾句,這才回歸正題。
  “如果打壹個粗淺的比方,中原是胸腹,柔軟細膩,有最肥沃的土地,能養活更多的人,幽州則是皮骨,風吹日曬,粗糙如石,有最冷的風,有最堅忍的百姓。自古以來,燕趙並稱,燕山與太行相連,擋住了草原上的胡人,才有了中原的安定。如果幽州淪陷,胡馬越過燕山,進入冀州,飲馬黃河,則中原塗炭,良田荒蕪,太平不可期矣。”
  孫策不置可否。關靖這話說得有道理,但他不僅是在說天下大勢,更是在提醒幽州落入袁譚手中的危險更甚於掌握在劉備手中,畢竟和草原上胡人關系好的是袁譚,而不是劉備。
  “但幽州苦寒,耕地有限,不能自給,又時時與胡人交戰,歷任刺史、太守死於公事的數不勝數,烈士前仆後繼,幽州幾乎家家有為國守邊而亡之人,損失不可謂不大,耕種也必然受影響。中原安定,還能割青徐二州的賦稅以補充,蟻賊四起,青州荒殘,徐州半廢,幽州如斷糧之戰士,雖有壹腔熱血,卻支持不了太久。君侯奉詔巡邊,安定八州,救民於水火,此誠陛下之英明,幽州之大幸。”
  孫策無聲地笑了起來。“長史所言,的確有理,只不過答非所問。”
  關靖尷尬地拱拱手。“還請君侯指教。”
  “幽州是北疆門戶,不能須臾有失,從中原割賦稅以補充也是合情合理的事。不過這賦稅是用來守邊的,不是用來賞賜胡人的,妳說是不是?”
  關靖點頭贊同。“君侯所言甚是,當初公孫伯珪與劉使君不睦,就是因為征撫的理念不合。”
  “公孫伯珪壹心殺賊,但幽州人卻沒幾個支持他的,鮮於輔、田疇等人都支持劉虞,這是何道理?似乎與妳所說的不太吻合啊。”
  “這個……”關靖瞥了孫策身後的公孫續壹眼,欲言又止,顯然是對公孫瓚的有些做法不敢茍同,但又不便當著公孫續的面說得太直白。
  “公孫伯珪戰歿,劉玄德接收了他的舊部,我想問的是他對胡人持何種態度?是效劉虞故技,隱忍退讓,割肉飼狼,還是繼公孫伯珪未竟之事業,與胡人血戰到底?”
  關靖沈吟不答。這是壹個坑。如果劉備學劉虞走安撫的路子,孫策顯然不會承認。可若是說劉備學公孫瓚,繼續征討胡人,這恐怕也不行,公孫瓚就是眼前的例子,劉備是不可能明知行不通還要往前走的。
  “君侯,恕我直言,與胡人作戰不同於中原,以公孫伯珪之勇武尚且步履維艱,何況劉府君立足未穩?他是心有余而力不余啊。正因為如此,君侯的幫助才不可或缺……”
  “難道劉玄德連公孫度都不如?”孫策打斷了關靖,接著又問了壹句:“他連自己的家鄉都守不住,我怎麽能相信他守住幽州?我怎麽知道辛辛苦苦送來的糧食不會落入其他人的手中?”
  關靖無言以對。
  “煩請長史帶句話,他若有心,不用帶著三千騎來迎我,我不在乎。三千騎算什麽,我在官渡時面對袁紹壹萬騎,壹樣擊而破之。我倒是希望他能帶壹個收復涿郡的計劃來,讓我相信他有坐鎮壹方的能力。若他沒有,那我就親自動手。”他端起茶杯,毫不掩飾眼中的鄙視。“青徐糧食再多,也不養廢物。”
  關靖面紅耳赤,如坐針氈。
  “還有壹件事有勞長史。”
  “請君侯吩咐。”
  “請代我向益德問好,讓他保養好丈八蛇矛,不要生銹了,將來還要用。”
  關靖眼神微閃。“還有嗎?”
  孫策明白他的意思。“還有就是趙子龍,雖未謀面,傾慕已久,希望很快就有機會和他並肩作戰。”
  關靖看著孫策不說話。孫策微微壹笑,神情狡黠。“雲長那兒就不勞煩妳了,壹來他不喜歡妳們這些讀書人,二來我有幾句私己話要當面對他說,不足為外人道。”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