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壹臣

青史盡成灰

歷史軍事

在塵土飛揚的大路上,壹大壹小兩個孩子,緩慢前行。 他們的旁邊是空曠的原野,只有寥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六百四十九章 重賞

大明第壹臣 by 青史盡成灰

2022-12-9 22:32

  熊孩子也有害怕的時候,因為熊的個頭有限,這世上還有太多比熊大很多的東西……就比如這壹次大捷!
  三路明軍出擊,壹個月之間,蕩平數千裏遼東,壹舉斬斷元軍壹條臂膀。
  這個成就有多大?
  在原本的歷史上,壹直到洪武二十年,馮勝、傅友德、藍玉,三位頂級大將聯袂出擊,那壹次朱棣也身在其中,甚至常茂也參加了,可以說是傾盡了大明最後壹批名將,才徹底收服遼東,為奴兒幹都司打下了基礎。
  這壹次則是洪武九年,由朱文正、李文忠、關鐸、張定邊等人實現了光復遼東的目標。
  毫無疑問,這壹次的陣容,絲毫不比歷史上差。
  至於取得的戰果,甚至要更加宏大。
  明軍將版圖壹舉推到了黑龍江流域,向東,明軍壹直過了鴨綠江,和義州連成了壹片。
  自從紅巾軍遠征大漠,迂回高麗之後,前後十多年的光景,這壹塊飛地,終於又和中原連在了壹起!
  冬天的鴨綠江表面,冰層厚實,足有數米。
  兩岸的明軍,笑著,唱著,跨過冰面。
  從義州方面過來的人,將成筐的人參,皮草,松子,野蜂蜜,送到對面。
  而對面的明軍,則是以茶葉,絲綢,毛衣,鐵器交換。
  幾乎壹夜之間,冰面上變成了最繁榮的市場,人員往來,商貨貿易,人聲鼎沸,繁榮異常。
  大家夥操著南腔北調,帶著各種各樣的貨物,在壹起暢聊,喝酒,篝火,燒烤。
  在這壹群人裏面,竟然還有陳友諒的兒子陳理。
  不過此刻他已經改了姓,姓張,張定邊的張。
  老張這家夥靠著強悍的武力,在高麗留下了赫赫威名。
  私下裏有人稱呼他為惡鬼……為了解決老張,高麗可謂是手段盡出……他們曾經希望大明放棄支持這夥紅巾賊。
  毫無疑問,他們的算盤打錯了,甚至還促成了大明對外政策的調整。
  他們也想過刺殺張定邊,派出來十幾批刺客,結果無壹例外,全都失敗了。
  最後被逼無奈,他們甚至選擇贈送美女,希望瓦解老張的鬥誌,但很可惜,女人是收下了,可老張越來越猛了。
  這就沒招了。
  只能祈求大明收回這個殺神吧!
  龐大的遼東之地,納入了大明的版圖。
  正所謂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
  能做到這壹步,離不開拱衛司持之以恒的滲透,各種細作,打著商人的旗號,出入遼東,把遼東元軍滲透成了篩子。
  主持這事的人正是郭英。
  沒錯,郭英丟了拱衛司都督的職位,但是隨後在張希孟的運作之下,成立了軍情司,專門負責軍事情報。
  這個衙門被劃入了五軍都督府之下,但是軍情司直接對皇帝負責,別人根本沒法插手。
  由於剝離了軍事方面的任務,原來的拱衛司也順勢改成錦衣衛。
  新的錦衣衛不設大都督,而是以指揮使統領,毛驤順利出任第壹任錦衣衛指揮使。
  這個結果堪稱皆大歡喜,郭英總算是擺脫了拱衛司的陰影,可以專心自己喜歡的事情。毛驤也順勢高升壹步,朱元璋也得到了對外,對內的兩個超級工具人。
  可以說是皆大歡喜。
  針對遼東元軍,除了情報之後,還有經濟收買。
  似乎打仗就要真刀真槍,堂堂正正,這才算是英雄好漢。但事實上,既然能打贏,又何必排斥方式呢?
  不管是李文忠,還是朱文正,都不遺余力,收買遼東諸部的頭人,那些女真部落,甚至更早的契丹,渤海……只要願意效忠大明,就可以得到壹個官職,就能拿到壹大筆錢,獲得通商貿易的資格。
  幸好藍玉跑去教書了,要是他也在,還不知道會折騰成什麽樣子!
  反正就是遼東到手了,二十萬帳諸部百姓,歸附大明。
  壹份巨大的戰功,壹個超大的禮包,擺在了朱元璋面前。
  如果這份捷報上面,沒有第三位的朱棣,那將是非常美好的事情。
  可偏偏多了朱棣,讓壹切都有些違和。
  “這個逆子假傳軍令,威脅大將,狂妄無知,又攬功心切,簡直該殺!”朱元璋怒氣沖沖,幾乎判了朱棣死刑。
  可他剛說完,這邊就有人不同意了。
  “啟奏陛下,到目前為止,北平留守司沒有被廢除,燕王就藩北平,自然是留守司統領,他向治下武將下達命令,完全是合理合法。並無不妥之處,至於措辭的問題,臣以為應該看當事人的意見,也就是聽聽李文忠和朱文正的看法,他們有沒有覺得被冒犯?另外如果陛下覺得還不妥當,臣可以送壹本公文語言規範給燕王,讓他好好學習!”
  張希孟侃侃而談,有理有據。
  朱元璋氣得翻白眼,壹旁的朱標也跟著說道:“父皇,四弟確實下令出師,如今又大軍凱旋,戰果驚人,無論如何,他也是有功無過啊!”
  “呸!”
  朱元璋狠狠啐了壹口,“朱標,妳不用在這裏胡言亂語,明眼人誰都清楚,朱棣不過是貪天功為己有。如果連他都有賞賜,那其他將領如何?到底要怎麽賞賜,才能服眾?”
  面對老朱的質問,朱標應付不過來,只能哀求似的看向張希孟。
  這壹次張希孟從容不迫,“陛下要是擔心賞賜不夠,那就不必了。遼東大地,山川秀麗,土地肥沃,物產豐饒,牛馬成群。不光有名貴的木材,還有黃金!陛下只管重賞就是,遼東的出產足夠了!”
  這下子讓老朱措手不及了。
  “遼東的出產有那麽多?”
  張希孟頷首,“陛下,根據史料,在唐朝時候,遼東土地大部分屬於渤海國,彼時渤海國有海東盛國之稱,同大唐商貿往來,也算是頻密。只是唐朝衰敗之後,契丹人趁機占領遼東,建立遼朝,隨即又搶占了燕雲十六州。此後金國蒙古先後竊據遼東之地。由於他們以牧馬放羊為主,耽誤了遼東的開發,眼下遼東人口稀少,雕敝蒼涼……但是向前推幾百年,遼東能耕種的土地不少,物產更是豐饒,自給自足,沒有問題。”
  老朱驟然壹驚,沒想到這壹次拿下遼東,還發了個大財。
  “張先生,妳看該怎麽賞賜?”
  張希孟道:“那就要看陛下怎麽看待遼東之地了,要不要納入中原版圖?需不需要奉行均田之政。”
  朱元璋稍微壹楞,還是搖頭了,“遼東到底苦寒之地,漢人又少,就算均田,也沒有什麽必要。”
  張希孟點頭,確實,現在去遼東,更多的是看熊瞎子、東北虎呲牙。
  “陛下,既然如此,臣以為可以重賞諸將,裂土分茅,也不是不可以!正好以此激勵人心,鼓舞鬥誌。堅定開拓之心。”
  張希孟頓了頓道:“經過這幾年的準備,我大明已經有了向外開拓的本錢!該動手了!”
  朱元璋又想了想,終於頷首。
  “將士有開拓之功,咱不吝金銀之賜!”
  老朱終於下旨,封朱文正為遼國公,李文忠為曹國公。
  兩人壹躍成為僅次於徐達等人的軍中新秀。
  其實以朱文正的功勞,早在當初痛飲燕山,大封功臣的時候,給個侯爵也壹點不為過。念在皇親的份上,甚至可以封個國公。
  彼時沒有超擢,經過了這麽多年的征戰,總算是實至名歸。
  壹個遼國公,壹個曹國公,誰也不敢說什麽。
  至於還在武學教書的藍玉,有好些人都找到了他,尤其是平安,還拿著壹壇子酒慰問他。
  “別傷心,過幾年,妳領兵出戰,打個大勝仗,不愁沒有功名!”
  藍玉強忍著悲傷,跟平安壹起喝酒,可他的心卻樂開了花!
  國公好啊,兩個國公更妙!
  又少了倆搶冠軍侯的,我簡直高興壞了,必須壹醉方休!
  除了這倆人之外,朱棣這個排名第三的功臣,也要有個安排啊!
  老朱思前想後,覺得還是不能虧待了這兒子,有時候運氣也算是本事啊……就比如說當年,他撿了朱英,又順道撿了張希孟。
  要不是當初的善念,能有今天大明的勢頭嗎?
  所以朱棣也算是有功,正式任命為北平留守司留守,賜長城以外土地二十萬畝,作為王府產業。
  又是官職,又是土地,朱棣簡直贏麻了。
  旨意傳到了北平,朱棣絲毫不高興,面對著李景隆他們,朱棣大聲咆哮,“這算什麽?嗟來之食嗎?難道我們不能自己立功,只能靠著撿便宜嗎?”
  李景隆倒是老實,“那個殿下,這種便宜,也不是誰都能撿的。我爹曹國公,還有遼國公,他們都沒說什麽,這要不是正兒八經的親戚,人家能答應嗎?”
  花煒也說:“誰說不是,咱們還這麽小,可以慢慢等,不著急的。”
  朱棣重重吸口氣,突然啪的壹拍桌子,怒氣沖沖道:
  “願意等妳們等!反正我是不想等!這壹次咱們來到北平,就是要有所作為的。立刻傳令……咱們,咱們離開北平,去開平城!”
  “開平城?那不是元廷的上都嗎?”
  朱棣呲著牙,嘿嘿壹笑,“沒錯,現在遼東的元兵沒了,開平城離著長城也不算遠,咱們現在過去,撿個便宜,拓地千裏,這個功勞就是咱們的了!”
  李景隆和花煒看看,他們都覺得不是那麽靠譜兒。
  可朱棣已經下定了決心,“反正我現在是正兒八經的留守了,傳令,王府三衛兵馬,隨著本王出城!前往開平!”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