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我為王

春秋我為王

歷史軍事

  重生春秋,成為卿族庶子,被趕到馬廄與牛馬為伴,誰知霸業竟由此奠定,三家分晉算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043章 元年(第四卷完)

春秋我為王 by 春秋我為王

2018-7-24 14:58

  除夕除夕,意味著辭去舊歲,迎來新年。
  這壹年,隨著晉侯忌落魄地遷離銅鞮,回去曲沃老家,守著那壹畝三分地繼續做他的“晉君”,冀州大地徹底易主,晉國被趙國所取代。
  趙國的都城設在鄴城,城中有長樂未央二宮,其中長樂宮是寢宮,裏面包括了日居殿、溫室殿及長信、長秋等宮室。趙侯夫人樂靈子住在長信宮,與之相對的,便是徐嬴夫人居所:長秋宮。
  今天是趙侯接受天子策命,受土受民的大好日子,天亮後會有許多繁雜的典禮儀式,長秋宮裏幾乎徹夜未眠地在做準備,被稱為“徐夫人”的季嬴也忙活到很晚才休息。雞鳴剛過,她便又起來了,在宮女協助下打扮好自己,接著便要為女兒整理好著裝。
  和卿大夫之家不同,諸侯的女兒便是萬眾矚目的公女了,更何況蓁還被許給了韓氏的嫡子,今天可能是兩個孩子初次見面的日子,季嬴不能不加以重視。
  蓁才四歲,比起鬧得長樂宮雞飛狗跳的趙佳而言可安分多了,可以想見長大後肯定是位頗似季嬴的小淑女,只是因為渴睡不斷打哈欠,嘴裏的牙掉了小半,壹張嘴露出粉嫩的牙床,惹人疼愛。
  聽到腳步聲從身後進來時,季嬴正在給蓁梳理發鬟,都不用回頭,她便知道是誰來了。
  “夫人如何知道是我?”趙無恤的腳步聲夾雜在壹大群跟班魯,他很好奇季嬴是怎麽分辨出來的。
  “窗外有壹百個人走過,妾也能分辨出君侯的足音……”因為其他九十九人都是踏在地上,唯獨丈夫&弟弟的腳步,踏在她心上。
  季嬴笑著把女兒打發出去,她知道丈夫在這麽重要的日子便壹早過來,肯定是有話要對她說。
  隨著列為諸侯,趙無恤的宮闈也逐漸建設起來了,其實早在之前,外人便暗暗揣測,隨著宋國大司城樂子明病死,樂氏繼承人幼弱,商丘權柄掌握在南子手裏,如此可能會導致樂靈子的地位隨之下降,而頗受趙無恤寵愛的季嬴很可能會取而代之,成為趙侯夫人。
  然而他們的猜想落空了,雖然季嬴頗得趙氏老臣、舊部擁戴,但樂靈子卻牢牢占據著鄴城百姓的心。無論是以白衣靈鵲的身份出去延醫施藥,還是資助小兒醫、帶下醫,在民間廣泛傳播育兒經,都讓她得到了極大的民望,在百姓眼裏,她是當之無愧的“國母”。
  更何況,趙氏的嫡子也趙恒也已初長成,年滿五歲的他被許多人看好,所以樂靈子的地位未有任何動搖,依然與趙無恤攜手入主長樂未央,牢牢占據了最重要的長信宮。
  但季嬴也不算委屈,她被封為“徐夫人”,地位僅次於樂氏。
  不過麻煩事也接踵而至,隨著列為諸侯,趙無恤晚上去哪位夫人的宮室裏睡覺,已經從家事上升到國事了……
  昨日是夏歷的除夕夜,趙無恤為了打消那些流言蜚語,特意留在長信宮中過夜,今天壹早,在樂靈子盛裝打扮的當口,他便移駕長秋宮。
  “君侯來的這麽急,莫非是因為昨日遣來的那位‘西子’?”季嬴為趙無恤整理著裝,壹邊促狹地開著玩笑。
  “夫人見著她了?”
  “見著了。”季嬴回想昨日乍壹見西子的情形,那少女的容顏體態,連她也驚艷到了。
  “夫君就這麽舍得將她交給妾,在這長秋宮裏做區區奴婢女禦?”
  趙無恤不以為然:“她本是徐國遺民之後,歸入徐國公女的宮裏,不是很適合麽?”
  “暴殄天物,妾這小小長秋宮,只怕關不住這只南國的金絲鵲。”
  趙無恤反應過來了,笑道:“聽夫人此言,好像是希望將她推給我似的。”
  “夫君現在是諸侯了,諸侯壹娶九女,宮闈中應當有夫人,有世婦,有妻,有妾……”
  趙無恤擺手道:“夫人是知道的,我素來不好色,希望後宮能清凈壹些,趙國雖然順利建立了,但如今是大爭之世,諸侯不進則退,朝堂上的事已經讓我很勞心,哪有功夫再大建後宮,在女色上耗費宵旰之勞,這些事情,等往後再說罷。”
  他感嘆道:“我現在最可怕的敵人,不是夫差,不是楚國,甚至都不是這世間的舊禮殘余,而是名為欲望的東西……女色這東西如狼似虎,能消磨英雄鬥誌,讓人變得如醉如癡。我既不希望像有極好基礎的夏桀、商紂壹樣敗了家業,讓女子白白擔負牝雞司晨的惡名;也不希望如齊桓公晚年壹般,因欲望變得不理朝政,終於走向身死國裂的道路。”
  趙無恤吐露的都是真心話,季嬴默默地聽著,她頗有些心疼地給無恤揉著肩膀,說道:“但諸侯該有的體面還是要有的,君侯宮內,原本僅有靈子、妾身、姣三人而已,如今薇攜子歸來,操兒漸漸長大,她便不用再去魯國照顧了,長樂宮裏也應該有她壹個位置……除此之外,還有宋國的大巫南子……”
  “咳。”趙無恤正在喝熱茶,差點被嗆到,他將此事壹筆帶過:“總之,此女是越國君臣費盡心機塞給我的,其心難測,讓她在此收收心也好……”
  季嬴嘆了口氣:“妾真是羨慕她。”
  “羨慕什麽?”趙無恤扭頭問道。
  “羨慕她的美貌勝過了我,羨慕她如此年輕,才是二八年華……”
  “她應該羨慕夫人,羨慕妳不必遠赴他鄉,受國人愛戴,有壹位愛妳的夫君。”
  “而且很快就會湊齊壹雙兒女。”趙無恤靠著季嬴的微微隆起的小腹,舒適地閉上了眼,朝事繁重,只有在這長秋宮裏,他才能卸下君侯的冠冕,做壹個普通的丈夫,甚至都不用自稱“孤”“寡人”。
  “或許還是女兒。”季嬴倒是沒那麽篤定,眉頭微皺,除卻趙氏老臣、舊部在力挺她宮中地位外,更有壹批希望復國的徐國遺老遺少,把期望寄托在她早日生下壹位公子上,只可惜去年他們被夫差鎮壓了壹通,如今又偃旗息鼓了。
  “妳我都還年輕,不急。”趙無恤安慰著她,他與季嬴都才年過三十,正值壯年。
  不過隨著趙吳矛盾擺上臺面,菏水工程在慢慢向前延伸,明年抵禦吳國北上的戰爭也迫在眉睫了。若能戰勝夫差,徐地自然要納入趙氏的控制中。對這塊飛地,類似衛、魯、邾那樣扶持傀儡,設置附庸是比較好的統治模式。趙無恤已經決定了,若季嬴能生下男孩,便讓他做新徐國的國君,這將是趙氏第二位諸侯……
  這邊,趙無恤壹邊打著吳國國土的主意,壹邊準備建國慶典,千裏相隔的南方,夫差也在看著中原野心勃勃的同時,在國內辦了壹場喪事……
  ……
  吳國始祖,據說是太伯與其弟仲雍,他們均為周太王之子,於是吳國的宗廟除了太伯、仲雍外,最遠就只追溯到太王。
  吳王夫差九年,夏歷元月壹日,江南吳城,太王之廟,壹片素白黑縞,這裏在舉辦壹場喪事。
  如此隆重的喪禮,除了吳王闔閭戰死的那次外,在吳國便再也沒見到過了,不明所以的人還當是吳國哪位大臣或者吳王的寵妃死了,但等湊近之後才發現不是這麽回事。
  吳國的臣僚幾乎全部站在廟外,神情肅穆,持劍靜立在兩旁,廟宇正中的吳王夫差更是頭戴孝布,身披絲麻,眼中帶著悲憤和仇恨。
  原來,這是為晉國舉行的國喪。
  或許是消息千裏回傳出現了錯漏,或許是夫差故意曲解了真相,在吳國人耳中,北方的劇變變成了:“晉臣趙無恤弒其君,如今晉國已亡,被所謂趙國取而代之了!”
  吳國當年被“棄在海濱”,與中原斷了交流,還是晉國首先派遣使者來拉他們入夥,吳國這才能與中原互通有無,逐漸強盛。對於晉國,吳人還是有幾分感情的,如今晉國已經“亡”了,對他們而言的確像是死了兄弟壹般。
  凡是諸侯的喪事,異姓的在城外哭吊,同姓的在宗廟哭吊,同宗的在祖廟哭吊,同族的在禰廟哭吊,吳國與晉國同屬於太王之後,算是同宗,於是夫差才會來太王之廟舉行哀悼儀式。
  入太王之廟裏壹陣哭訴後,夫差出來掃視眾人,讓太宰伯嚭對眾人宣讀了壹份檄文:
  “嬴姓乃東方牧馬夷人之後,與禽獸為伍。最初在夏為禦者,鳴條之戰,費昌背棄其主叛歸商湯,至於商末,飛廉惡來助紂為虐,於牧野列陣,與天兵為敵,為武王所戮。幸而周公寬厚,嬴姓遺醜得以存活,逐至西陲為周室守邊,造父有寵於穆天子,僥幸封於趙城,為趙氏。當是時,趙氏不過壹區區大夫。”
  “至平王東遷,趙氏再度背棄王室遁入晉國,幸而晉文公扶持,趙衰得以列為卿族,然彼輩狼子野心,趙盾弒其君,專晉權;趙嬰齊穢亂下宮,趙氏孤兒亦其孽種;趙鞅首禍,叛君自立,致使晉國大亂,百姓流離失所……”
  “鞅之子無恤,乃狄婢之子,近狎邪僻,殘害忠良,娶姊屠兄,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其入魯為大夫,虺蜴為心,豺狼成性,傾覆三桓之家,踐踏周公之廟。惜哉中原無人,竟使豎子成名,姬姓盟邦如魯、衛、曹等,均為趙氏所竊。無恤仍貪心不足,窺竊唐叔虞之廟,弒其君二,弒太子壹,屠戮公室,冀州血流成河,天災人禍畢至……無恤不知悔改,更逼迫諸姬,為其請封,儼然竊取七鼎,列為諸侯,此乃姬姓之恥,夫差之恥也!”
  “哀乎晉國,竟為宵小所竊。”群臣也同樣表示了哀悼。
  夫差又道:“晉乃諸姬霸主,晉國既亡,吳國乃姬姓之長,理當繼承晉國扶持天子,征討不臣之任!”
  他拔出長劍,直指北方:“即日起,吳國與趙氏不共戴天。”
  “大王!大王不可!”就在群臣應諾的時候,太王之廟外卻響起了壹個不偕之音,眾人壹看,卻是白發蒼蒼,風塵仆仆的伍子胥,他剛剛督造完邗溝工程,回來交差,剛進城便遇到了這壹幕,連忙入內,想要阻止吳王。
  夫差本來豪情萬丈,如今被人打斷後十分不快,瞪著伍子胥道:“伍子有何話要說?”
  伍子胥勸諫道:“老臣依然是那些話,越國是吳國的心腹之患,現在大王卻偏偏相信勾踐謊言,又貪圖北伐中原的虛名。然而,吳國即使能夠攻占宋、魯,在趙氏援軍抵達的時候也難以守住,就算守住了,南人不服北方水土,難以久居,這就好比得到了壹塊石田,既不能耕,又不能種,毫無用處,毫無意義!”
  他苦口婆心地勸誡道:“《盤庚之誥》說過:‘有叛逆不順從的,就把他們徹底消滅掉,讓他們斷子絕孫,決不許他們在這塊土地種下禍根。’這正是殷商能夠興盛起來的原因,也是有窮氏滅夏,終究卻讓少康復國的教訓。還望大王能放下趙氏而先攻滅越國,若不這樣去做,往後必將悔恨,那就來不及了……”
  夫差不聽,說道:“越國乃小患,何況勾踐已經表示臣服,不單每年都派萬余勞力為我修築宮室、運河,還願派遣三千兵卒隨我北上,何必憂慮。趙氏則不同,與吳國乃是國仇!”
  說完,他便不理會伍子胥,撕下了喪服,露出了裏面的犀甲,下詔道:“如今邗溝已成,寡人不日將北伐中原,為晉國報仇,恢復姬姓天下!”
  “屆時苦於趙氏暴政的中原諸侯壹定會群起響應!大王取威制敵以成霸業,在此舉矣!”伯嚭復述夫差之言,得意洋洋地看著伍子胥。這位老對手英明壹世,可惜他終究不知道,大王想要的究竟是什麽,是像秦穆公那樣在蠻夷裏小霸就滿足了?不,他想要的,是讓整個天下都矚目的大霸!
  如今陳恒已經回齊國做準備,吳軍北上已成定局,還敢出來阻止此事的伍子胥,將徹底被夫差嫌棄,喪失王的信任,就意味著喪失了權力。
  伍子胥眼見無法阻止夫差,頗有些失魂落魄地退了出來,在壹片歡呼中回到家裏,兒子出來迎他,他便壹把抓住伍封。
  “父親,這是?”
  伍子胥對兒子低聲說道:“我屢次勸諫大王,但大王始終不肯聽從我的話,壹旦大王執意北伐,吾等很快就要看到吳國的滅亡了。”
  似乎是預見到了那情形,他慘然道:“我伍子胥身受先王重恩,生死已經交付吳國,縱然吳國覆滅,我也要守到最後,妳卻不同,妳還年輕,與吳國壹起滅亡毫無意義……”
  他下定了決心:“妳速速離開吳國,北上趙地,去投奔汝師長卿,為伍氏留下壹絲血脈!”
  ……
  攜同正室夫人樂靈子步入未央宮含元殿時,趙無恤似是心有所動,停住了腳步,轉頭看向南方。
  “夫君,怎麽了?”樂靈子看著丈夫冠冕下側臉端正的輪廓,柔聲問道,趙國冠冕是“乗殷之輅,服周之冕”,融合了殷周的章服制度,此時樂靈子盛裝打扮,身穿絳色深衣,頭戴鳳冠,玉帶束著蜂腰,身上滿是金、玉構成的飾品,壹走動,便是壹陣悅耳的鸞佩將將。
  趙無恤則是冠遠遊冠,穿著玄端禮服,他的眼睛很亮,清澈的雙眸迎接著她的目。為君侯者,需要的不僅是家的港灣,也需要壹位為他料理後宮,施恩於臣民的夫人,在這方面,樂靈子做的堪稱完美。
  他心中湧現壹絲感激,握著她的手,說道:“孤只是在想,從趙氏庶子壹直走到諸侯之位,這壹路實在是有些艱難,幸好,還有妳們陪在寡人身邊。”
  說到這,趙無恤也回頭看了壹眼跟在身後的季嬴和壹眾兒女,季嬴同樣還以微笑,趙佳今天也難得像個小淑女壹般,乖巧地不撒潑胡鬧。
  “若說過去壹切,都是在為今日列為諸侯拼搏,那夫君已然得誌,今年又想做什麽呢?”在壹雙殿前瑞獸註視下,拾級而上的樂靈子突然問道。
  趙無恤輕輕壹笑:“去歲發生了許多事,魏氏之頭已懸趙闕之上;秦國自稱小宗,納質入臣;鄭伯乞降,懇求保全宗廟社稷;代與上郡蠻夷羈縻為犬馬,燕與中山俯首稱藩;魯宋泗上,更如同我的後院菜園壹般……父親壹直期盼的晉國復霸,被我用這種方式實現,壹統中原的大趙之國,即將成型……”
  “但這還不夠!”
  宮門慢慢打開,寬闊的含元殿前,七座大鼎已燒至沸騰,裏面的祭品已經烹熟,散發出陣陣香味。殿內,但見兩排群臣、使者下拜行禮,趙無恤看到了董安於、郵無正努力抑制的激動神情,太史墨的意味深長,也看到了穆夏、虞喜等陪伴他出生入死多年的將吏與有榮焉,田賁更是熱淚盈眶,壹臉笑壹邊哭。
  至於諸侯使者,年幼的秦國的公子刺壹臉懵懂,中山、燕國使者滿眼羨慕,韓氏的段規努力堆笑,卻掩不住眼裏的擔憂。趙伊、趙廣德等宗室洋洋得意,趙葭則謙虛拘謹。
  他似乎還看到了趙鞅高居臺上,臉上是老懷欣慰;看到了盜跖箕坐在殿內,玩世不恭的模樣,笑問趙侯推翻了舊邦後,真的能開啟壹個少有所教,老有所依,天下人不必凍餓死於溝壑的新時代麽?
  他甚至還在大殿的壹角,看到了孔丘白發垂鬟,就這麽靜靜地看著無恤,目光中既有譴責,也有審視和疑惑。
  這壹刻,趙無恤受到了天下矚目,無論那些人到場與否。
  在壹片朝賀聲中,趙無恤仿佛是對樂靈子,又仿佛是對自己,對那些不在場的人輕聲說道:“齊家,治國,平天下,繼三代之業,開萬世太平,當年中都竹林裏所言之誌,今日依然算數。”
  “放近了說,制霸中原,天子致伯,這是身為諸侯者應有的誌向,但世間仍有不服我的邦國。”
  趙無恤的目光變得狠辣:“開春後,寡人將帥師討伐彭城、臨淄,擒宋糾、齊孺子、陳氏問罪於殿前!倘若吳國夫差想要來阻止的話,便讓中原變成吳人的噩夢吧!”
  “夫君的誌向遠大,小童會壹直伴君走下去。”樂靈子含情脈脈,隨即端正容顏,也握緊了趙無恤的手,隨著朝堂大開,趙侯夫婦將接受群臣和使者們的朝賀,同時宣布趙國正式建立!
  這是趙侯無恤元年春,元月壹日!(公元前488年)
  歷史,翻過了新的壹頁。
第五卷 鼎之輕重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