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鏡

減肥專家

修真武俠

開春的季節,天氣還是冷的。山林間的夜風嗚嗚作響,吹進只剩半邊大門的道觀正殿,卻被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30章 追源溯流 藏洗日月

問鏡 by 減肥專家

2023-4-22 10:51

  在余慈這個狀態,做出什麽不可思議的事來,都能以“特殊時期”為理由,進行解釋,沈婉和顧執也沒再說什麽,將他送回真修圈的洞府,便都告辭離開。
  余慈在洞府中,稍稍靜心,分出壹縷心念,進了心內虛空。
  追根溯源,先天元氣的大損耗便來自於此,余慈自然也想從中找出問題所在。這時,若有人幫忙自然最好,可是影鬼在構建大羅天時,因欺天之舉,受氣機反噬,遭到重創,還在休養之中——傷的當真不是時候!
  按下將那廝叫醒的沖動,余慈俯瞰已經由天道法則承認的承啟天。
  由於能力所限,他放開承啟天的時候,範圍只有百畝,而僅以心內虛空模式出現的話,承啟天卻可說是無窮無盡的,這就造成壹個情況:
  此時的承啟天,層次分明,核心區域就是那百畝地域,上面剛承受了天地元氣的沖擊影響,壹片荒蕪,只有最中央的法壇,還算壹個完整的“建築”。
  但從另壹方面講,這片天地又是最具活性的,在其上,有著令人眼前發亮的勃勃生機。不比不知道,相較於外圍五色斑斕依舊的天地,在大羅天建構完工後,該核心區域愈發顯出氣機的綿密活潑,就算是壹片廢墟,也自然就呈現出壹個“高度”。
  水高就下,其勃勃生機,已開始向四面八方流動滲透,百畝核心之地,其實每時每刻都在擴張,也象征著余慈神通接受了天道法則考驗後,進入了壹個突飛猛進的階段,至於會進步到什麽程度,幅度有多大,還真不好確認。
  然而,這樣的神通,余慈很可能已經沒了運用的資格。
  以他如今先天元氣的存量,還有燃髓咒的“加持”,可能剛放出虛空神通,就真接給抽成人幹了吧。
  唔,當然,這樣也是想當然,余慈還需要更準確的佐證。他要知道,幾天的時間裏,巨量先天元氣的損耗,究竟是發生在哪個環節上?
  這個問題,余慈現在還是迷迷糊糊的,不過他知道,這些痕跡,肯定是烙在他體內,別的不知,他的元神肯定知曉。
  “顯化!”
  因為早早做了準備,那些信息就特別地清晰周全,元神將推演伊始,壹直到現在的所有消耗項目,分門別類,投射到他心中。
  余慈最關註的當然是消耗最大的項目,元神給出的答案非常明確:
  在消耗先天元氣的項目中,推演計算占了最大頭,足足有三成四之多,不過這也在余慈的預計範圍內,是他已經準備好付出的代價。
  真正醒目的是下面三條;創立平等天,請羅剎幻力、飛仙劍經、虛空法典、太玄封禁等“升座”,不知不覺就占了三成三的消耗量,幾與推演等同;
  至於余慈跨越萬裏長途,現出心象分身,並與人交戰,那短短的時間內,消耗的先天元氣,占了壹成二;
  此外就是在欺天之舉“敗露”後,引發強烈反噬之際,余慈動用玉神洞靈篆印,擊破元氣漩渦,雖是壹瞬間,還是消耗了將近壹成的先天元氣。
  只這四條,就占了先天元氣損耗量的近九成,其余的像是維持承啟天的顯化、發動玉宸啟靈開天地門法等看起來聲勢驚人的動作,反倒消耗了了。
  余慈看這些,嘆了口氣,又舒壹口氣。
  他沒有料到,請動那些個“大家夥”,消耗竟是如此厲害。創立平等天就不說了,這顯化心象分身,與人交戰壹條,真的細究時間點,他以太玄封禁控制住業火的瞬間,其消耗,幾乎占了整個條目消耗先天元氣的壹半還要多。
  但事情看起來也沒有糟糕到無以復加的地步,他現最關心的兩樣消耗,都維持在壹個比較低的範圍裏,事情仍有可為。
  在那之前,他還要做壹個實驗:
  影鬼壹直教他如何還原法域的基本操作,為的就是讓虛實神通更好地呈現出來,不過,真論有效率的運用,毫無疑問還是動用既成的符法,尤其是作為他修行根基的“諸天飛星”,那三十六個靈符,每壹個都能在心內虛空中,獲得最大限度的支撐。
  如今余慈終於把這個彎兒給繞過來了,經過近壹天的考慮,他心中有數。念頭微動,星辰天諸星閃耀,以星辰為竅眼,以氣機為符形,轉眼凝成壹符:
  藏洗日月存煉符。
  此符屬於二十八宿層級,正是聯系太陰煉形法和玉宸啟靈開天地門法的樞紐符箓。余慈之前動用玉宸啟靈之術,坦白說是有些唐突了,若能將藏洗日月存煉符修畢,必將是另壹番景象。
  此符之妙,壹在藏,二在洗,三在煉。納天地之氣曰藏,濯灌曰洗,取其精者為煉,余慈放出此符,整個心內虛空便像是汩汩流淌的小溪,所蘊元氣開始明顯的流淌沖刷。
  六欲濁氣先壹步被排除,此外天地元氣亦取其精粹,重分陰陽動靜,在此過程中,壹應雜氣均按照由精到粗的基本原則,分門別類,規劃流動秩序,這與之前,由玉神洞靈篆印控制的虛空法則有些相似,但更為精細。
  余慈心神壹直關註,而北方星域,玄武之上在靈光海中呈現,動靜吞吐,與承啟天相接。
  便在藏洗日月存煉符發動到極處之時,他終於窺準了目標,玄武法相無聲發動,承啟天中有兩道纖細如針的細芒,就那麽給抽吸上來,納入靈海之中,而寄托生死玄機的北落師門,則在這壹刻亮度驟增,連閃幾閃。
  洞府中,余慈猛地睜開眼睛,手指自丹田而起,壹路上行,點過諸竅,至臉面印堂稍停,最終落在百匯之上。
  與之同時,他臉面賁紅,幾見血光,紫府之中,元神真性倏然顯化,卻是壹個面目與余慈相差無幾的小人兒,高約三尺,有兩道金光自其雙瞳射出,燭照全身,通透無礙。
  剛剛從承啟天攝來的兩道“針芒”,便這樣化入他神魂元氣之中。
  吸取還算順利,余慈卻是低咒壹聲:
  天殺的燃髓咒!
  只來得及咒這麽壹記,他就將心神集中。眼下的感覺有些奇怪,神魂元氣似乎壹下子變得沈重起來,像是墜了兩塊磁石,使得原本流暢運轉的氣機,變得凝滯。
  但很快,當余慈習慣了這樣的狀況,氣機反到因為異類的加入,稍稍密實了壹些,並將“異類”消化——變動是相當微小的,如果不是余慈時刻高度關註,說不定就錯過了。
  這“異類”,就是在當初他運用玉宸啟靈之術,開啟天門,從天上“攝”下來的日月星三光精氣和域外雜氣中,最具價值的東西——玄真。
  玄真,全稱玄真之英,也有修士稱其為“至粹玄真”的,乃是九天外域的特產,其來歷壹直有些爭議:
  有人說,那是廣袤宇宙之中,生出的性靈種子,是沒有受到“六欲濁氣”浸染時的純粹狀態,帶著先天生機,壹旦受到沾染,則會演化為各類生靈;
  也有人說,那就是最為原初幹凈的天地元氣,只有在其萌發的特殊時段、特殊節點上,才能見到壹絲壹縷;
  更有人說,那是開天辟地以來,殘留的壹點兒鴻蒙靈物所發,存在著追溯源頭的道標,也保存著混沌初開時的印記。
  壹般來說,第壹條是比較通行的理論,其余兩點各有支持者,也各有壹些理論做支撐,但有壹點則是共識:
  至粹玄真最大的作用,就是給身陷在“後天”狀態下的修士,提供壹條回返先天的捷徑,彌補其隨壽元消耗而日益減少的先天元氣,並將不停消耗先天元氣的神魂肉身,改造成能夠自我完備的最佳狀態,為破“長生關”做準備。
  得到這兩絲“玄真”,余慈估摸著還是巧合,他是抱著“姑且壹試”的心思,看看這玩意兒能不能帶來扭轉乾坤的力量。
  試驗完畢,他就有點兒失望,壹來是變化幅度太小,中間還受燃髓咒的幹擾,對不起期待;二來是沒有壹個清晰的標準。
  都說至粹玄真能夠彌補先天元氣,這補多少,總該有個數吧。
  要說剛剛計算過比例,余慈心有也有壹個大概的感應,但若是放在較精細的層面,就不好說了,偏偏他現在最需要的,就是精細。
  在天穹之頂想了半天,余慈倒真是想出壹個辦法來,精細什麽的先不講,要說標準,其實也不難——世上哪有壹定之規?真要標準,他自己制定壹個就好!
  元神真性最精於計算推演,也用不著耗費什麽,壹閃念的功夫,就有定數:此前他前番消耗的先天元氣,象征的壽元約有壹甲子,這個估計應該是高了,但有更多的余量。
  用壹甲子為總量,取個細致,再取個整數,可將其分為六百等分,用它六百分之壹的消耗,作為壹個標準,可曰‘點’。
  以此標準算下來,前面整個的消耗就是六百點。其中推演計算和創立平等天都消耗了兩百點左右;顯化心象分身壹役,消耗約七十點,而其中封印業火,就耗去了四十點之多;打散天地元氣反噬,消耗接近六十點。
  其余則是了了,其中顯化承啟天消耗兩點,使出玉宸啟靈開天地門法,消耗更是可以忽略不計。
  再換成年份月份,以上兩個他現在最關註的小項:顯化承啟天耗去的先天元氣約有兩個月的量,而玉宸啟靈之術,依舊能忽略不計。
  而剛剛汲納玄真的效果……怕是還不到五天吧!
  余慈長籲口氣,靠住背後的石壁,呆呆出神,這,不成比例啊!
  當然,汲納玄真之事,也不能單純地這麽算,顯化承啟天確實是比較有負擔,可玉宸啟靈之術,也大有文章可做。以其幾等於無的消耗,只要心內虛空能支撐得住,顯化壹次承啟天,十次、百次地發動靈符也無所謂。
  而且天門中透出的域外雜氣,也是比較看運氣的,也許做十次,未必能有收獲,但也說不定壹次,就撈壹網大的。
  只是,難道就把自己的身家性命,由那縹緲無方的運道來主宰嗎?
  余慈坐在這裏,腦子忽然就有些茫然了。
  昨天消息來得太突然,後來又被湛水澄扯去,問了壹堆話,涉及到方方面面,讓他的思維壹直處於緊張狀態。直到現在,將各種事態全部梳理壹遍,理清了標準,腦子自然就有些松弛,他不免想起壹些片斷,尤其昨天湛水澄扯他過去,說起的壹些話:
  “人之所以為人,其行走坐臥、思慮念頭,無時不刻不在活動,動則為火,先天元氣就是柴禾,妳的肉身就是火竈,那火竈原本塞得滿滿的,火苗從底下燒起,勢頭就弱,慢慢燒著,這是正常人的速度。
  “而妳先天元氣驟然虧損,就等於是滿滿的火竈突然給抽松了,有了空隙,火勢必會劇盛,如此起了勢,也許燒水什麽的會更快——妳短時間內會覺得精神煥發,有使不完的力氣,可柴禾也會加速燒盡,從龍精虎猛,壹下子變成垂死老頭兒……明白?”
  現在看來,所有情況莫不如其所言。湛水澄還說了壹些話,其中有關涉到服藥延命的,直接影響了余慈的思路:
  “竈裏的火既然成勢了,壹把把地往裏面添柴,只能把火勢擡得更高,所以要服藥,就要壹下子塞進足夠份量的柴禾,將火勢壓住,若不如此,和火上澆油也沒什麽區別。”
  這壹點,余慈剛聽到時,是有些存疑,或者說,還不是太理解,但剛剛在汲納至粹玄真之際,燃髓咒卻是自然發動,幹擾了最後的結果,由不得他不正視。
  唔,原來他也怕死。
  這是廢話,他當然是怕死的,不懼死者,何以求長生?只不過隨著修為、實力的突飛猛進,這些蕪雜虛弱的情緒,盡都被掩蓋了、異化了、扭曲了,而如今,這個讓人煩躁的小東西就跳出來,初時只像個小醜,可迎風壹變,就成了巨大的、仍不斷擴張的陰影,覆在頭上。
  這就是死亡的味道。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